红楼史上最刚的贾赦_分节阅读_138(2/2)

果然文武百官听贾赦道:“史氏为国公夫人,而乱一家;若为太后,任其乱一国乎?朕岂能为朕一时名声,而至天下黎民的福祉于不顾?传朕旨意,封史氏为荣国公夫人,赐荣国公府。”

史氏以前治理个荣国府且将荣国府搞得兄弟阋墙,子嗣亡故;若是让她掌管后宫,会惹下多大的祸患呢?朕不能让她祸乱后宫,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祸。为了百姓福祉,朕不在乎名声。将贾母封为国公夫人,仁至义尽。

贾赦不是一个专横的人,文武百官若有好的建议,他也能采纳;但是贾赦也是一个十分强势的人。强势到景怀帝容不下他,他便逆了前朝的江山。安置贾母这种不影响国计民生的琐事,贾赦不可能受人左右。

原身是十分孝敬贾母的,原著里,不管贾家后来如何风流云散,贾母也做了一辈子国公夫人。那么,贾赦便让贾母做国公夫人,而且还是荣国公夫人。也算全是原身的母子情分。

有了封号,贾母自然有了俸禄,加封国公夫人后,贾母有了品级,按理便可递牌入宫。

只是如今后宫无主,贾赦也接受不了盲婚哑嫁,暂时没有采选的意思,后宫便暂由以前的宫人日常主持洒扫管理等小事。另将许岩给了名单,信得过的宫人择出来管稍重要一些的事物。至于贾赦一家的饮食起居,这几年南征北战,贾赦已经提拔了有能力,信得过的女管事伏侍。如今也都封了宫官,有了品级,管理宫中要紧事物。

现在贾琏也修习了御风诀,等闲人近不了父子二人的身,二人的安全倒也不用担忧,倒是贾珂身边,暂用的都是以惯用的丫鬟婆子,不能叫前朝宫人近身。

前朝的宫人,贾赦大部分都留用了。因为末世生活太过艰难,其实贾赦是敬重生命的。这些宫人,尤其是太监,大部分是穷苦人家和罪人之后。宫女倒是有些采选入宫的,如今改朝换代,这些宫人大多数都觉得随着前朝覆灭,自己必将死路一条,武帝能将其留用,大多数是感恩戴德的。

至于少部分忠于前朝的,其实已经随着前朝灭亡,都自裁随主去了。还因许岩是得过景怀帝几年重用的,又时常出入皇宫,对于景怀帝的心腹,许岩心中有数,那些用不得的宫人,也都全都打发去了冷宫。愿意出宫的,贾赦也将人放了出去。

原身的几个姨娘也都带入了皇宫,李姨娘因为生了贾珂,封了妃,其他几个无所出的封了嫔。

贾赦称帝后,原本的几房姨娘倒都生出些做娘娘的盼头。但是一来贾赦对这些姨娘并无情分,二来,太过抬举这些姨娘,恐其家中仗势骄横,贾赦便给了几人不高不低的位份。李姨娘原本想着,自己有皇上膝下唯一的公主,就算不能封后,至少也得是个贵妃,谁知只得了妃位。这还是瞧在贾珂的面上。

贾母递牌子入宫的时候,后宫尚无人主事,贾母见着贾赦颇废了些周折。倒不是贾赦故意避而不见,是如今要处理的政事实在太多。

在回寝殿的路上见着贾母,贾赦倒没有多意外。既然给了贾母国夫人的封号,凭贾母的秉性,贾母多半是要来的。

这样的见面有些尴尬,于礼法上,贾母是臣妇,贾赦是帝王;于伦理上,贾母是血缘上母亲,贾赦是儿子。

贾母来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是看到身着龙袍的贾赦,那浑身散发的魄人气度,那高不可攀的威严和气势,贾母的所有心理建设都分崩离析,险些忍不住要跪下山呼万岁。

贾赦不喜欢跪别人,其实也不太喜欢别人跪自己。于是开口道:“荣国公夫人礼,既来了,到殿内说话吧。”

贾母忙谢恩称是,跟在贾赦后面。瞧着贾赦冷淡疏离,但是不自觉的散发出逼人的气势,贾母吓得险些不会走路了。好不容易入了寝殿大厅,贾母也紧张得手脚不知怎么摆。

贾赦自己坐下来,指了下首一张椅子说:“史夫人坐吧。”

贾母有些局促的坐下,张了张嘴,好几次,终于发出声音道:“赦儿,你还恨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