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分节阅读_171(1/2)

对方是在北京时间下午四点来电话的。记者去了莘野房间,莘野直接拨通号码,并且坐在记者旁边随时准备充当翻译。谢兰生的水平他知道,可能会突然卡壳,也可能不会。

电话接通,记者leon问:“您好,是谢导吗?”

谢兰生说:“您好,对,谢兰生。”

那边leon说:“我是德国《xxxx》的记者leon……”

介绍过去,进入正题。

第一part是关于《圆满》的。

leon问了不少问题出来,比如:“您最初是如何想到把同志当主角的呢?”

“嗯,”谢兰生说,“我知道,同志权益这个话题正在欧美受到关注,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今年‘世界妇女大会’刚在北京成功举办,同志权益这些东西在大会上被讨论了。北京组织中国虹刚发布了公开信。我在北京王府井也见过同志做活动,虽然……立刻就被扫摊了。我注意到,在中国的这个群体与欧美的现状不同,他们需要结婚生子,会面临家庭压力……另外,事实上,同志只是一面镜子,我想讲的还要更多。如同‘郎英’说的那样,在东亚文化里,集体主义、集体荣辱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人都要为集体买单,于是形成集体压迫……”

说完,又道:“当然,从同志的角度入手,也是因为……一个朋友。这个朋友爱的坦荡,让我开始思考这些了。最终,我是认同他想法的。”

leon追问:“这个朋友喜欢男人?”

“嗯。”

“那他现在是幸福的?”

谢兰生顿了顿,听着对面一片沉默,说:“现在还没,马上了。他们就要在一起了。”说完,他似乎能想象莘野在那边的一声轻笑,自己心里也甜滋滋的。

“好,”leon抛出第二个问题,“这部电影的资金是从哪来的?演员呢?”

“嗯……”这个问题谢兰生也准备过。

15分钟后,10个问题全部问完了,leon把话题从电影上直接切到兰生身上。

几个问题后,他又问了让谢兰生很像异类的那个问题:“您有什么兴趣爱好?”

“……”谢兰生又只好回答,“看电影、拍电影。”

“我意思是,除了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