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分节阅读_196(1/2)

…………

1998年,注定是个惨烈年份。

夏天,法国世界杯的热潮瞬间席卷整个中国,人人都能唱上两句“gogogo,alealeale”,最后,巅峰巴西巅峰荷兰在半决赛惨烈相遇,不被看好的东道主最终捧得大力神杯。可是随即,特大洪水袭击中国,百年难遇,29省受灾。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全流域地发大洪水,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的灾情最重。受灾2.23亿人,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00亿。在这一场灾难当中,军队重新获得声誉,战士们在大水里面筑成人墙垒起沙包,不少士兵因此牺牲,让全国人印象深刻。

偏偏,在这样的天灾当中,还要抗击金融危机。

年初,香港爆发了禽流感,而在这样的不安中,8月5号,索罗斯等猛攻港币。炒家连续大肆抛售,多空激战空前惨烈,恒生狂泄到6600点,市值蒸发2亿港元。8月13日,香港政府在朱镕基的支持下,携巨额的外汇进入股票以及期货市场,与基金们直接对战,而在1997年的状况下,没人看好香港政府,索罗斯等还时不时隔着大洋叫嚣叫嚣。当时香港财政司长说他默默流过眼泪,因为这是历史首次香港政府干预市场,可他必须做这选择,他不相信香港会输。8月28日,多空决战。炒家大肆出货,港府照单全,北京政府放话“力挺”,国际炒家没有信心对抗中国,退出香港,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在这样的外忧内患下,朱镕基决定催热房地产,他提高了贷款额度,延长了贷款年限,同时,禁止了已经存在40年的“福利分房”,房子必须要掏钱买,房地产业从此开始20年的狂增猛涨。

同时,公司变革迎来分界。中央规定,产权要清晰,结构要明确,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都被允许持有股票。

这年,“克林顿”是大红人。首先,美国总统克林顿应中国之邀正式访华,其次,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被津津乐道,“互联网”成关键词了。

还是这年,疯疯癫癫的小燕子再次造成万人空巷,而上一次要追溯到1985年的《射雕英雄传》。中国所有的年轻人都到网吧打《仙剑》。

在国际上,google诞生,美国袭击了伊拉克。

在电影的这个领域,首先,中国政府以及柯达公司双方一拍即合——柯达将以十亿美元购中国胶卷全行业,用以对抗日本富士,同时,贡献技术,拯救中国胶卷业。

还有,1997年出品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狂揽3.6亿票房,这3.6亿的票房纪录雄霸冠军11年之久,一直到2008年才被打破。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杰克”“肉丝”“泰坦尼克”,无数姑娘为那样的生死爱情深深着迷,无数小伙为荧幕上的裸体而面红而赤。人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即使没去电影院看,也租了vcd在家里看。

1998年,莘野还是在美国。

谢兰生的电影《圆满》被盗版商做出vcd了,它在电影爱好者中流传甚广,评价很好。《圆满》真的成了经典,因为莘野的演绎,更因为柳摇的演绎。

这年,谢兰生没拍摄新片,而是把他主要力都放在了“互联网”上。

他建立了电影论坛、电影社区。他先弄了一个叫“天下电影”的网络论坛,针对的是普通网友。作为版主,谢兰生在论坛上的id是“野兰”。他自己在论坛上面写影评也写分析,还请北电师弟师妹甚至北电的老师写。而一看到好的影评谢兰生就赶紧加。不过,因为是个大众论坛,人员自然鱼龙混杂,帖子质量良莠不齐,评论也总乌烟瘴气。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谢兰生在北京各大高校之间又建了个论坛,叫“青年电影”,主要用户就是北大、北电、中戏、北广等等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他们的讨论更高端,也更严肃,后来,“青年电影”又扩展到全国其他著名大学,比如复旦、上交。谢兰生在这个论坛会多推些文艺电影,大约占50%,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在“天下电影”那个论坛则主要推好莱坞大片和香港大片,尤其是正在上映的和刚被盗的好莱坞大片和香港大片,偶尔穿插文艺电影。他希望人多看电影,眼不盲,耳不塞,多些思考,多些探讨。

随着网吧雨后春笋,“天下电影”“青年电影”论坛用户越来越多,人气相当旺,谢兰生在维护上面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他也是第一回发现,爱电影的人这样多。

有时,他看各方各执己见面红耳赤,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想,哦,原来这些人是这样想的,原来,那些人又不同看法。在激战中论坛上还经常出现万字长文,谢兰生觉得,他们对电影的热情,真好。而且,谢兰生也发现,不少电影爱好者的水平可谓相当之高,他们不止是看电影、评电影,还会分析中国电影现状,探讨中国电影发展,个个都像专家学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