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分节阅读_260(1/2)

“……”

他再一次挖地三尺,这一回,把声明书挖出来了——他1994年带着《山坎》退出戛纳电影节的声明(第38章)。

那个时候,在电话里与新主席吵架之后,组委会说,如果退赛,需要提交各出品方签字、盖章的声明书。谢兰生写了。在第一段中,谢兰生明明白白地写出了“导演本人无法理解组委会的换片要求,无法接受组委会的严重误解,对组委会对电影的过分解读感到失望,同时,对电影节的艺术总值产生动摇,因此决定退出参展”这样的话。

谢兰生想,幸亏还有这个事情、这个东西。它可以证明,他只想用摄影机拍一个故事、拍几个人,他在保持独立思考、独立制作,从来没迎合于谁,也从来没屈服于谁,不管是戛纳、是名、是利,还是其他。

澎湃肯定并不清楚自己还有这段过往。塞翁失马。整整11年,一个轮回,这份声明竟能拯救他的另外一部电影。

他可以做这份文件形成时间的鉴定,明明白白告诉大家被隐藏的一段往事——他曾退出过殿堂级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谢兰生刚松一口气,foxmail邮箱就响了一声。

从飘过的通知来看邮件竟是森田发来的。说实话,谢兰生挺讨厌写email的,他总觉得毫无个性的小黑字十分无聊,他更喜欢打电话,只是在这信息时代,通过email来联系彼此是不可避的事情。

谢兰生把邮件点开,不意外地再次看到颠三倒四的英语,比他自己的还差。

不过,兰生还是全看懂了。

森田远在日本竟然都知道了嘴炮的事。她说自己深感不安,还发来了一些附件!

附件里是森田曾经的博客截屏和专栏照片。都是日语,谢兰生看不懂,但是森田在正文里对每一篇都做了解释,第一篇叫《要命的日本》,第二篇叫……从文章里可以看出,她很爱日本,可也有着独立判断,她说反对日本人对历史恩怨的失忆症,力挺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观点。

她的名字就在文章上,可以看出,森田就是1991年那部纪录片《人生》的制片人。

这下证据更充足了——他只是交了个朋友。

谢兰生也感到庆幸。幸好1994年戛纳主席发神经让他换片子,也幸好森田小姐是有思想的电影人,若是没有这些巧合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回信表达感谢之后,谢兰生在电脑上保存附件,又把材料都发给了新认识的一个翻译,最后则是结合证据写了一封补充公告,叫《我的15年,我的反思》,打算公开回应一下对他们的种种争议。态度非常温和,字句却很煽情。

嗯,这回就差不多了吧……

在等证据的期间,谢兰生又控制不住地想登录论坛看看评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