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2)

势力,他便没有必要拿此开刀了,索性往民生工程上使劲儿,开始张罗着修桥铺路。

善事谁都想做,关键,得有银子。

谢猷新官上任,火往慈善方面烧,这是金陵城乡绅商贾恶霸乐于看到了。他们不缺银子,宁可用银子买个善名儿,买个平安,也比上一任李知府一言不发就把人破门灭族的好啊。

大家很给谢大人面子,尤其张彪、赵黑皮之流。甚至,连金陵王也捐出三千银子,谢知府感激极了,亲自登门道谢,与金陵王相谈甚欢。

当然,这些事并非升斗小民可以知道的。

倒是在一日张彪、司徒三给陈枣送份例银子时,陈枣提了一句,“冯大捕头隐隐约约的同知府老爷提了一句金陵城地面儿乱,知府老爷不置可否。”

张彪并不傻,他立刻道,“枣哥,看来是赵黑皮容不下咱们了。”

陈枣一笑,“容得下容不下的,不是他说了算的。上一任姓李的,知府的位子还没坐热就去了三司大牢,我看,谢知府倒跟姓李的不一样。如今,谢知府的兴头儿在修桥铺路上,你们捐银子捐的痛快,也是在谢知府面前挂了号的商贾了。赵黑皮的事儿,不急。不过,你们也多留心。”

张彪连忙应了,又跟陈枣说了一通感恩戴德的话。

陈枣亲自送他们出门。

回家后,张彪与司徒三念叨了一回赵黑皮的事,并为此深深忧虑,“看来是有他没咱,有咱没他啊。”说句实在话,虽然张彪与赵黑皮不大和,不过,如今赵黑皮的势力远胜张彪等人。不到万不得已,张彪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同赵黑皮撕破脸。

司徒三道,“既然知府大人没应,赵黑皮也不敢先动手,咱们多招些兄弟,也不惧他。”

“也只得这样了。”

张彪虽然早就入了此行,不过,以往只是在镇上称王称霸称老大罢了。他在这行的见识,的确胜过司徒三等人,这种“胜”是来自于年龄阅历,而非智慧。

自从张彪成亲置办了新宅子,司徒三依旧带着司徒四、贾源等人住在老宅子里。回家后,司徒三翻来覆去的琢磨着赵黑皮的事,司徒四是个没啥脑筋的,司徒三索性将贾氏兄弟叫到屋里来悄声商议,贾源思量半晌,心下生疑,说,“赵黑皮是仗着冯大捕头的势,冯大捕头也没少从赵黑皮身上得好处。若是赵黑皮一死,冯大捕头的光景也好过不了。陈枣就比冯大捕头差一级,冯大捕头一死,陈枣就得高升。让弟弟说,这姓陈的话,也不大可信。”

司徒三叹,“即便不可信,赵黑皮早将咱们视做眼中钉。而且,陈枣高升,对咱们也不是没有好处。”竞争对手,在某方面讲,就是死对头,何况是干他们这行。

贾源想了想,也是这个理。

贾演道,“若是想除了赵黑皮,可不容易,咱们得多招募人手才好。”

“我也是这样跟彪哥说的。”

司徒三同贾家兄弟在商量着如何用最小的成本除去死对头一事,司徒四和小牛子一人干了一碗排骨面,取了热水烫了脚就准备上床睡觉了。

小牛子将脚丫子同司徒四泡在同一个盆里,脚丫子翘起来拍司徒四的脚面一下子,小牛子道,“也不知三哥和贾源贾演做什么呢?”

司徒四对此毫无兴趣,踩回了小牛子的脚面一下子,道,“商量事儿的呗。”

“你说,是商量什么事儿呢?”

“这谁知道。你要想听,过去听就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