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1/2)

太子的,不过,两人没啥交情。但,先太子小小年纪就过逝,林靖想到自身,他自幼常病,小时候拿药当饭吃,许多人都说他怕是难养活。就是在林靖心里,也不是没有伤逝之心。但,没想到,他还活的好好儿的,先太子倒过逝了。林靖叹,“陛下不只一个皇子,若将二皇子抬得太高,将来三皇子如何处之?再说,你做过先太子伴读,陛下想必不会再让你去做二皇子的伴读。”

他们自幼生于官宦之家,自然有其家教见识,关小二道,“不知为啥,前些天我见着荣公爷,可是狠命赞了我一番,以前我做太子伴读时荣公爷哪有这光景?”

林靖冷笑,“只当别人都是傻的,天底下就他一个明人!打你的主意算啥,他家若有本事,把谢长允弄到宫里给二皇子做伴读,我才算服气!”

关小二:林小四这张毒舌啊!

关小二觉着林小四毒舌,殊不知,林小四的毒舌脑电波与荣家还真在一个波段上。

二皇子进学在即,挑几个伴读是应有之意。自太子殿下夭折,二皇子便成了名义上的皇长子,而且,二皇子为荣妃所出,自来便得昭德帝看重。

荣妃又只此一子,故而,非但荣妃,便是荣家对于二皇子斟选伴读之事颇为用心。荣老太太还特意趁着进宫请安的时间跟荣妃念叨了一回,郑重的表达了家里的意思。

荣家的意思也简单,那就是:一定要给二皇子挑好人家的孩子做伴读。

好人家的含义是指:公侯府第,朝之重臣。

自谢皇后过逝,荣妃因在谢皇子丧仪上的假客套,为林太后不喜,宫里便是德贤二妃代掌宫权。因此事是林太后定的,荣妃便是心下不愉,也万不敢表露半分的。

好在昭德帝是个心软的人,又素来给荣家脸面,故而,荣妃复得宠爱。

如今事关儿子前程,荣妃趁着昭德帝来她宫里时便问了一句。荣妃失了掌宫之权,如今说话办事颇为小心,她奉上一盏昭德帝素爱喝的雨前龙井,柔声道,“论理,后宫不可干政,这规矩,妾身明白。只是,二皇子毕竟是我生的,他上学的事也是家事。眼看他一日大似一日,二皇子进学用的笔墨,臣妾备了许多,只是不知何时进学,陛下可得跟臣妾提前透个信儿。”

荣妃一片慈母之意,昭德帝挽着她的手,让人坐在自己身畔,道,“朕已令钦天监去卜吉日了,待有了准信儿,必是第一个告诉你。”

荣妃眼神柔亮,笑着谢恩,又问,“那先生可选好了?这些天,臣妾也教二皇子认了些字,就怕他初进学在先生面前丢丑。”

“皇儿还小,再说,先生就是教授皇子学问的,若皇子什么都会,还要先生做甚?”昭德帝笑,小孩子进学,哪里说得上丢丑不丢丑,无非是有些基础的学的快些罢了。

荣妃道,“陛下还没说呢,到底选的哪个大儒给皇子做先生?”

昭德帝道,“李学士的学识是有目共睹的。”

“哪个李学士?”荣妃对朝中人事并不熟悉。

昭德帝道,“翰林侍读学士。”

荣妃不认得这位李学士,却也知道翰林侍读学士为从四品,于荣妃心里,品级也太低了些。当初太子启蒙,可是翰林掌院学士做的太子师。

荣妃心下不悦,抬头正对上昭德帝冷凝的双眼,荣妃不禁心下一凛,连忙笑道,“陛下挑的,定是极好的。臣妾记得,小时候哥哥们进学,父亲都要给先生备下束。今皇儿进学,陛下可别忘了给先生备下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