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1/2)

跑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英文原著回来。

自从政府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沽大就与时俱进的进回来许多各种语言的书籍,其中还不乏法语西班牙语等等,比外头商场卖的还要全还要多。

而沽大虽然只有一个英语专业,却竟然还留着一些会其它语种的老教授,为了顺应时势,立即就在下个学期的选修课里把这些小语种都加了进去。

不过选修课这些暂且还不在温向平的考虑因素里。

他看中的,是广大的外语翻译市场。

温向平去过的地方数不胜数,能说会写的语言也有几种,其中又以汉语最溜,英语其次。图书馆里在其它学生眼里尚且晦涩的原著在温向平这里却不算什么大问题。

既然温向平暂且不打算开新作品,那么翻译外国文学也是一条出路。

之前也有杂志报纸走翻译路线的,翻译的大多是长篇巨著,就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类的。

但说实话,大概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对于“外国间谍”抓得比较严的缘故,翻译水平大多一般。

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译本都不如人意,人民杂志的陆副编翻译的《老人与海》就十分贴切,用词也都很讲究,比温向平当初给儿子买的那本强不少,温向平干脆就把有陆副编翻译的杂志全买了下来,裁成一本书替代了儿子原来那本。

不过,温向平也自负水平不错,只不过,没那么大力翻译长篇巨著就是了,毕竟还有篇写了一半的《蜀山》在一边等着他。

所以温向平这次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大多都是短篇小说集,或者类似《格林童话》这种组合形式的。

中文系的期末考试并不像金融那些专业那么惊心动魄,温向平唯一要做的就是挑一本书读完,写一篇有感,再写一篇关于时代的文章交上去就是。

学校放假早,所以过年前滞留在沽市的时间大多花在了装修店铺上。

店铺本来也是一家饭馆,按照苏玉秀的意思,翻新一下,换个桌椅就行了。

温向平却忍不住干涉了一下店内的装修风格,所需要的时间就从短短十天变成了足足一个月,直到大年二十九才回到大河村的家里。

倒不是温向平真的还会设计这门,只是见得多了,知道什么样的风格和摆位更受顾客喜欢罢了。只是受时下水平和物资所限,并不能最大程度还原温向平见过的那些餐厅,但与周围的店铺一比,无论是桌椅形状还是窗户设计都要胜出数筹,而总体一看,更是差距立现。

江河清见了以后很是震撼,于是请温向平帮自己的两家店也改一改。

江河清帮了自家这么大的忙,温向平自然没有不应的。

江河清两家店都是卖衣裳的,温向平便借鉴着从灯光到地板,从衣架到橱窗,一并给江河清写了,其中当然还有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已经是相当新潮又耐看的店铺形式了。

江河清自然十分欢喜,回家就又给温家兄妹俩一人送了两套时下最时髦的衣服,

“这是我送给我侄子侄女过年的新衣服。”

又给温向平拾好的行李里塞了不少吃的,

“这些拿回去给苏叔婶子吃,还有给你俩的。”

温向平哭笑不得,

“哪儿就用得着这么多。”

江河清一瞪眼,

“用的,我不是还得托你们给我家带东西呢么,拿着拿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