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1/2)

程度和沽市中高入人群的占比,五万盘磁带仅在沽市,在短短十数天的时间内销售一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而这个市场在目前,离饱和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蜀山》的周边歌曲还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不浪这么一个优越的条件,许城阳过年时专门叫上罗温二人拜访了何先扬大家,同时还带着迄今为止手里掌握的《蜀山》的存稿,最终求得一份轻如鸿毛又重于泰山的曲谱。

“小温填的就很不错,很有灵气,又是这书的作者,是最熟悉故事和人物的人。他来填词,比我合适的多。如果不放心,填完拿来让我看一眼。”

何先扬这样道。

这本来是个难得机会,但温向平万万没想到何老也是个工作狂,把手头的《蜀山》看完后,琢磨了两天就开始动笔。等到年假结束时,曲谱已经在温向平的手里了。

于是刚刚从美好年假中回神的温向平,就被塞了这么一张乐谱,强令在《蜀山》上部对外刊登完前一个月,必须将词填出来。

谁让这曲谱是何老针对上部作的呢。

这还是尽量给了温向平宽裕的时间。何大家修改、歌手录唱、刻磁带,哪一个不耗时间。

好在离交稿时间还有三个月,也算是充裕。不过这下,温向平自然不能像年前一样,时间绰绰余余,每周都要抽出一两个花在填词上。

温向平拿到手的只是一张纸,在填词之前,必然要先听熟曲调。虽然家里钢琴、吉他一个没有,但新周刊是个财大气粗的,直接包了个音乐教室,只不过来合曲的人选,却让上头犯了难。

总得找个知根知底的,防止曲谱泄露出去。

于是就找上了之前合作过的男歌手。

男歌手相当愿意,主动贡献了给自己配乐的团队不说,还提出了购买歌曲的意向。

谁让男歌手凭借着『此生不换』一时风头无两,红火到现在,也是出门能有粉丝认出来激动着叫名字的歌手了,名气虽然还不能与港省的歌手相比,可却比从前唱电视剧的插曲强了不少。尝到了甜头,如今自然希望能把握好机会,无论是价钱还是态度都十分令人满意。

上一次是新周刊掏钱请人家唱,这回就成了人家掏钱买歌唱。

温向平挑挑眉,人家的嗓音和唱功都不错,有过合作经历的自然比初次见面的合作起来方便些。最终拍案同意。

第71章

因着已经有了一首完成的『逍遥叹』,男歌手便先和乐队进行排练,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合奏何老给的曲调让温向平听。

钢琴吉他小提琴这些,温知秋都是能玩几下的,温向平却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因此面对着一屋子的各式乐器,虽然忍不住有些手痒,温向平还是按捺住,只打着新手学习的名义跟着乐队里人学了半月一月的,然后就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虽然不敌正儿八经的音乐家,成曲成调总是没问题的。还叫乐队的人夸了温向平几句天才。

有了名正言顺的技能,温向平就能在乐队合奏完曲谱后,自己又拨拉着吉他弹着钢琴再研究一阵,甚至干脆买了把吉他回家自己弹,捕获灵感。

毕竟乐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候在他身边奏曲给他听,到底自己来要方便些。

不得不说,这年头乐器还不是随随便便就学的起的东西,温向平手上这把吉他冠了个“红棉”的名头,就要价到了一百块钱。好在用料讲究,音色也还算不错,倒也挺值当。

何老谱的曲或许是考虑到了整本上部情节基调的原因,调子和曲风比『此生不换』都要更大气更冷硬,呼应了上部中善恶情义的取舍,英雄的血性和仁心,个人情感反而被弱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