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1/2)

步向这边走来,余老眼睛一亮,招手道,

“知秋,这里,”

闻言,人群中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来者一眼。

身形颀长,眉眼间温润如玉,文人气度一览无余。

温知秋紧走几步,半鞠躬向众人问好。当问及一位六尺有余的男人时,温知秋心底波澜微起。

在场的其他人,早在交流会第一天及前期一个月时,温知秋便都认识过了。唯一称得上面生的,只能是他此行目的所在。

何况,温知秋还曾在书刊网络上见过查老的照片。

“查作家,我来介绍一下,这就是《蜀山》的作者——温知秋。知秋,这位是《古墓传奇》和《大隋英雄传》的作家,享誉文坛的查老。”

余老笑呵呵的介绍道。

查世良是个性格和顺的,看着这个面嫩的后辈说话也很是和气,

“我听余老他们说,你今年才三十出头,看上去倒不像,只这气度倒是很好,看得出是个博览群书,腹有诗书的。”

查世良如今已经五十有四,自从发表第一本《古墓传奇》到如今,已经陆陆续续出过七八本武侠作品,本本经典,部部传奇。随着《古墓传奇》在大陆的流行,查老的其他作品也一一传入,在内陆掀起一阵武侠热。

标准的红星文学流通范围则多在知识分子阶层,算是叫好不叫座。广大的内陆市场中,唯一能和查老的武侠热相抗衡的,也就只有温知秋掀起的仙侠热。

也因此,余老今日见了余老等人,主动先提及了要和这个后生见一面的想法。倒是剩了余老等人的一番引荐。

得到查老这一句夸奖,饶是温知秋是个三十大几的男人也忍不住高兴。对于他而言,这一句夸奖不仅仅是前辈对后辈的赞赏,更是穿越四十年的时空壁垒的传奇。当下眼里就带了欢喜。

查世良瞧了,也挺喜欢这个后辈的直率坦诚。于是忍不住又多说几句,

“你的《蜀山》我有瞧过,灵气颇足,比之《古墓》更胜一筹。我当年写《古墓》时也才三十出头,这下一比较,我不如你哪。”

余老听了觉着脸上颇有光,心中满意的不行,嘴上还谦虚道,

“查作家过誉了,知秋还是有许多不足的。这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和前辈们交流交流,长长见识和经验。”

温知秋自然和着余老的话表明谦虚姿态。

查世良对于这个年轻有为的后辈,并没有什么嫉妒的心思。思及当年自己发表第一本武侠小说时遇见的重重阻力,查老难对这个灵气十足的后辈多些关照和指点,也算是了了当年自己的一点心愿。闻言便道,

“既然如此,我就仗着比你多十来年的经验,腆颜跟你指几个问题。”

温知秋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本子和一支钢笔来。这本子就是他拿来记录在交流会上的获准备的,本以为能和查老等人好好取取经,便特意买了一指厚的。结果这些日子只写了两三页,好在如今有查老亲自指点,也不算白做准备。

查世良一见,自然心中对温知秋又多了几分满意,不由得暗自点头。

“你这书分上下两部……”

于是,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温知秋时不时提几个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因着查世良算是正儿八经的同道中人,早有经验,解决起来也颇有一番见解,温知秋可以说是获不少。

其它大家见二人相谈甚欢,也纷纷贡献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其他人涉及的领域和这二人有所差别,也不好意思在查世良面前拿着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班门弄斧,说了几句后便住了嘴,只听着这两人说。

不得不说,温知秋能写出《蜀山》,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在的。情节新颖,思路奇特,颇有可取之处。再加上二人讲的都是通俗小说,在一边听着也不觉无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