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1/2)

的童趣,天真而无棱角,反倒让心里还别扭着的读者瞧了会心一笑。

第89章

吃一堑长一智,温向平也就没再敢写一本类似《和乐》的作品。每天逗逗小朝,时而写写札记发表,日子也是轻松愉快。然而温向平的心里却从来没有放下过跨领域的想法。

但是温向平这次学聪明了,不再一心盯着社会大事和现状看,而是用文人专有的细腻眼光看待平素习以为常的事情。

比如还没温向平大腿高的蜜果儿每次都眼巴巴的看着最大的温朝阳能够偶尔抱一抱软乎乎的小弟弟,羡慕甜宝姐姐能亲手给弟弟冲奶粉,嘟着嘴只担心自己没给弟弟做太多事情,将来弟弟不够喜欢自己。这就全然非是大人的嫉妒心理,也并非就全然出自血脉亲情的天性,其中总是有些初体验责任感的自豪,亦有着对弱小人儿的爱护。

或许写一篇大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也不错。

温向平突然有一天这样想到。

于是温向平就开始着手准备。故事的原型,温向平完全参考了温家。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温向平干脆就将主人公设置成以自己为原型的男主,故事的主要情节脉络就是男主人公与妻子相识结婚,组建一个家庭后,和老人与孩子们的温馨日常,直到孩子们各自长大成人,组建自己的家庭离去,男主人公和妻子相守晚年。

并没有多复杂,更称不上深沉。唯一能和思想挂点勾的也就是其中能体现的一家八口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亲近之人的态度。

但温向平并不在意这么一篇作品有没有深度,又有没有读者喜欢。只要一想到将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人生用一本书记录下来,同时还能对未来的美好构想一番,温向平就觉着心中微热。哪怕这本作品要写上十几二十年,温向平也觉着充满动力。

并不是为了发表赚钱,也不是为了冲奖,心境稳了下来,自然就不急着动笔。温向平翻出了自己所有的札记,细细的翻阅,看见甜宝在平地摔了一跤便莞尔一笑,看见温朝阳画画反倒画了自己一脸,温向平也乐不可支。

曾经在记忆里逐渐模糊的事情在一张张纸上重现,温向平几乎可以还原当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看过一张,温向平心中就熨贴三分,手上几本看完,发现已经写到了朝出生而再无新作,温向平心下不由得失落几分。

于是,温向平又握起了笔,每天都要写几篇札记下来,一会儿是朝能抬头了,一会儿是甜宝今天被同学告白了,还有蜜果儿偷吃糖被妈妈训了……

总之,温向平写的可是不亦乐乎。

然而温向平每年的字数指标是二十万字的一本书或是总字数二十五万的几部作品。温向平今年一直在写零零碎碎的札记,篇数少字数也少,就算加上饱受争议的《和乐》,离这个目标也还足足有十万字的距离。

也就是说,温向平须得在年前新周刊停刊之前交出十万字的作品。

罗家和看着悠悠闲闲的奶爸温向平,忍不住牙酸,

“你不会把这茬儿忘了吧?”

今天可是已经正式进入腊月了。

温向平讪讪一笑,还真是。

温苏记虽然有苏承祖二老看着,苏玉秀也不能完全就撒手不管,在出了月子又养了两三个月后,每天都会抽一两个小时去店里面,抱着孩子总是不方便,何况天冷了也怕孩子着了风,温向平便主动接过照顾小朝的重任。

虽然晚上应付不来,但白天乖乖巧巧会对温向平乐呵呵笑的小朝还是很好看(kān)的,温向平的慈父心肠,能一口气抱着孩子直到苏玉秀回来。

奈何小朝跟前头几个哥哥姐姐不一样,看见苏玉秀比看见温向平亲,一见苏玉秀回来就“啊啊”叫着,伸手要苏玉秀抱,完全把抱着他哄了半天的温向平弃之脑后。可是把温向平难过的委屈巴巴,每天都想着怎么和苏玉秀争宠,哪里还记得指标这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