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2/2)

只是这未来的事儿,徐三也拿不定主意。眼下匪患猖獗,瑞王谋逆在即,郑七又为瑞王所不喜,她以后身处何地,是生是死,这哪里是徐三能预知的了的?

而在这宅子的东院里,金元祯手捧暖炉,锦袍大敞,倚坐于软榻之上,正听着自金国上京回来的探子,向他禀报朝中事宜。

别看这金元祯在这燕乐城中,锦衣玉食,偎红倚翠,过的如此惬意,但作为一个皇子,且是一个有夺嫡之心的皇子,他的日子,可绝对说不上是如意。眼下他远离上京,来到这大宋境内,就是为了避峰藏锐,韬光养晦。

金国的那位大王,也就是金元祯的亲父,总共有四十多个孩子,光儿子就有二十来个。若说哪几个皇子风头正盛,一时半会儿,还数不到这金元祯的脑袋顶上。

但是元祯是聪明人,他懂得一个道理,即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眼下大王尚还龙虎猛,气壮如牛,他那几个哥哥斗成如今这副模样,只怕到了最后,哪个都得不着好。

金元祯听罢那探子所报,扯唇笑了一下,又招了招手,唤了小厮近身,对他漫不经心地问道:“西院那徐三娘,跟蒲察那小子,搅合得如何了?”

那小厮连忙躬身道:“虽亲咂过了,好到一块儿去了,但那小子,却还不曾留宿过夜。”

金元祯闻言,眯起眼来,冷笑道:“她若真是‘她’,待到了二月底时,就该成其好事了。”

那小厮听不明白,也不敢出声,只垂手而立,赔着笑脸。

另一小厮打量着金元祯的神色,紧接着又步上前来,谄媚笑道:“奴刚得来的信儿,那徐三娘的弟弟,跟瑞王麾下的一个武官定了亲。奴听那徐阿母说,二月廿三,春分之日,便是办事儿的时候。”

金元祯听了这话,瞥了那小厮两眼,勾唇笑道:“你倒是个机灵的。待会儿下去,到账上领一锭银子。”

那小厮喜不自胜,连忙跪下谢恩。金元祯淡淡瞥了他两眼,随即低下头来,唇角微勾,眼望着那暖炉上所雕兽物,伸手轻轻磨抚了起来。

这手炉上所雕之兽,似龙而非龙,生得豹身龙首,怒目圆睁。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他手上的这只兽,便是龙之次子,名呼睚眦,好勇擅斗,嗜杀成性,曾为龙王所弃。

他噙着笑意,拍了两下那睚眦之顶,随即抬起头来,对那小厮吩咐道:“再过些日子,你去找那徐三的母亲,叫她带上儿女,一同来我这东院,就说本王要请她吃酒。记好了,要跟徐阿母说,且要趁着徐三不在时说。”

那小厮得了令,赶忙应了下来。金元祯瞥了眼他,又唤他近身奉茶,小厮闻言,忙不迭地沏好茶汤,双手奉上。

这茶乃是取的梅花上的新雪,配上茶饼,煎煮而成,金元祯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梅雪香茶”。眼下他一边品着盏中香茗,一边眼睑低垂,细细思量了起来。

他早看得分明,那徐家阿母,是个浅薄之人,便宜送上门,便没有不占的道理。他说要请她家吃酒,徐三或许会找个由头,随口推拒,但是徐阿母却是一定会应下来的。先前他送过去了几笼黄金饺,早就将这妇人勾得馋虫四蹿,食指大动。

徐阿母要来,徐三定然放心不下,纵是满心不愿,也会陪着过来。待到她过来东院,金元祯便要用姜娣来试一试她,瞧瞧她到底是不是江笛。

若是她果然是呢?

金元祯思及此处,忍不住弯起唇角。

他先前已派人去了寿春,将徐三娘打听了个一清二楚。他知道这徐挽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