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2/2)

第146章剑岭云横控西夏(二)

剑岭云横控西夏(二)

徐三笑了笑,自是不会将自己与金元祯的往事和盘托出。她只淡淡说道:“蒲察为我盘算,替我和家人找了个便宜些的住处,所以我才会住进金元祯的西院。我和这位十四王,着实没甚么交情。”

周文棠也只知她曾住进金氏府邸,至于二人可曾有甚么来往,他手底下的人道是未曾查明。

眼见徐三态度坦然,不似作伪,周文棠暂且歇了疑心。他垂下眼睑,又翻起了那本《兴国要策》来。

徐三静静凝视着他,心中又起了念头。

她忆起历史上的宋朝,也是屡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契丹、西夏、女真,接踵而来。她记得在历史上,便曾有社会各阶层人士,向朝廷进献输纳改良过的新式武器。

无论崔金钗是何来历,她的献策,也不过是一家之言。而且崔金钗的视角,是立足于很久以后的现代,而不是扎根于这个朝代本身。若是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谋,或许能吸纳更多实际的、官家所想要的新式武器。

她眼睛微亮,将心中所想说与周内侍。男人听后,点了点头。他眸色微深,不知在思虑何事。

崔金钗为官家献上《兴国要策》之后,心得意满,只当官家定会对她委以重任,而自己也将风头独占,在泱泱大宋,掀起一场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浩大革新。

然而女尊王朝的女皇帝,到底也是个封建统治者。她抵触过分革新,也不想看到因革新而起的一系列变化。她坐在这个明黄色的龙椅上,首要目的,就是维护她的统治。崔金钗之书,对于官家来说,唯有军武一章最为要紧。

然而当徐三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周文棠后,不过月余之后,官家便自民间征集了不少新式军器,譬如大羽弩箭、火球、火蒺藜等,比之崔金钗那些想法,更为可行,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

毕竟两国边境,战火一触即发,说不定哪日便要打起仗来,两边都在做着最后关头的准备,制造军武,运送粮草。在这样的关头,朝廷没有时间,亦没有人力物力,去研发崔金钗所提出的关于枪的雏形。

西夏是定然要开战的了,再瞒着百姓,也是无济于事。官家采纳徐三之计,听策于民之后,竟意外地博得好名,拢民心。

八月底时,秋高气清,桂子飘香,唐小郎开的那驿馆已经装修妥当,魏三娘介绍的几户匠师也确实是信得过。而唐玉藻为了驿馆之事,竟比徐三这开封府尹还要忙些,徐挽澜几次夜归,都不曾瞧见过他的影儿,也只清早起来,能与他见上一回,闲聊几句。

眼见唐玉藻有了愿意投身其中的事业,举手投足之间,少了几分娇娇之气,多了些许硬朗干练,徐挽澜也是真心替他高兴。

无论这驿馆赚没赚钱,得没得名,它能让唐玉藻有如此长进,已然称得上是不亏。

这日里徐府尹被官家召唤而来,一进金殿,只瞧见贾文燕坐于案侧,而崔金钗正与她絮絮低语,眸色狠厉,至于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