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夜游(100珠更)(1/2)

倒不是尉迟肃失心疯或是吞了熊心豹子胆。

依着惯例,每年四月下旬时宫中帝妃都要往行宫去住上一段时日避避暑气,前几年因着高严才上位,局势不稳,加之八九岁的小孩儿那叫一个好哄好骗,这避暑的事情便一再搁置。

如今却是不同了。

不论外头的人怎么说,尉迟肃在高严面前,确是一派竭智尽忠赤胆忠心的模样——他有私心不假,但从未想过要做个奸臣。

谁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饶是高严贵为天下至尊,对尉迟肃也确实比旁人要好,但凡是他的话,总能听进去几分。

因而,尉迟肃本着为陛下圣体着想的好意,将几处行宫在高严面前提了提,高严很快选定瀛台。

瀛台借的是瀛洲的名,位于建阳城以南四百余里处,坐落于仙游湖上,四面环水,大小洲岛星星落落,建以长亭高台,与仙游湖畔只以几座石桥相连。

尉迟肃属意的也是这处——行宫不比宫中规矩繁苛,要带姜慈出去难度算不上大,且这处离建阳城最远,姜慈大抵是没去过的。

出宫避暑算不上甚么了不得的大事,高严定了主意,底下人手忙脚乱地准备了几天,终于到了出行这日。

姜慈听闻这事也是极欢喜的,一则,建阳的夏天实在折磨人,从前在家中还能与几位姊妹一道解解闷,入了宫不是吃茶便是看花,真真烦人。二则,听严儿说,这主意是尉迟肃提的。

这叫她想起来,几年前的秋狩和国子学一行。

思及此,姜慈嘴角微翘,唤了青莺来,让她先紧着去行宫的事情,又特特提了提:将才做的夏裳取来让她瞧一瞧。

青莺也是高兴地直拍手道:“已经着人去取了,听闻那瀛台上头好顽的可多了,也不晓得陛下怎么想起的这事?这下可好……”

姜慈扑哧一笑,手点了点她额头:“这话也能说?陛下的事可不敢胡说,仔细让人听去了,往御前告上一告,我可保不了你。”

青莺连忙捂着嘴摇头,又卖了个乖:“太妃救一救奴!”

姜慈让她逗得直笑,连带着青莺也轻松些许——太妃每年入了夏便没几个笑脸,这下好了,总算有件能让她高兴的事儿。

大约是心情着实不错的缘故,姜慈也一改往日素净端庄的习惯,挑的全是些活泼俏丽的颜色,青莺又是几番好话,这一日便这样笑笑闹闹地过去。

几日后,圣驾启程往南。

从建阳皇宫到瀛台约要走两天一夜,姜慈坐了一整日的车,因着规矩教养,一路挺直了背脊忍着沿途颠簸,待到驿馆时,脸上是半点欣喜也没了。

好在次日傍晚,马车行过石桥,才过了宫门,马车帘子便叫一阵风吹起一角,这迎面而来的凉意减去人几分烦躁,倒又让姜慈高兴起来。

她本就不爱人伺候,这次往行宫去时便只带了青莺和采珠,倒是行宫这边给支多了四个宫婢,这会儿由青莺领着先将东西拾妥当。

今日众人舟车劳顿,用过晚膳各自早早歇息去了,姜慈也累得慌,让青莺几个不必侍奉,只留盏灯给她就是。

天色渐暗,姜慈看了会儿书,眼睛也有些受不住了,正要吹了灯歇息,忽见屋外有一人影。虽知行宫也有守卫,姜慈还是让吓了一跳,提着灯低斥:“谁在外头?”

“满满。”

姜慈认出来人,这才松一口气,可又想到了什么,立时吓得跑去开了门:“外头没人瞧见你么!”

尉迟肃轻笑:“并未,巡防一事经了我手,且去换身衣裳,带你游船去?”

姜慈犹豫片刻,到底接过了那套衣裳,将尉迟肃赶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