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节阅读_30(1/2)

“该死!”

夏昌平见此不由坡口大骂,还真是没想到白莲教的人下手这么快,灭口如此迅速。当下夏昌平让人把尸体从悬梁上放下,又亲自上前验尸,这么一查看,更是大怒。你道为何?只这尸体从痕迹上来看竟似没死多久,好像就是他们前脚来,后脚这人就死了。而且就在尸体衣服的后背,更有着一排用朱砂写成的大字:“红阳劫尽,白阳当兴。”

粘杆处众人又立即对屋内的一切展开调查,发现地面上脚步印清晰,且无打斗印迹,尸体上也没挣扎的迹象,由此,夏昌平又推翻了灭口的这一举措。改而判定为自杀。

也就是说,就在他们前脚来的时候,就有人给这个算命的通风报信,所以这个算命的选择了自杀!

想到此,夏昌平不禁心里也有点慌了,种种迹象表明,朝廷内还真的就出内鬼了,且这个内鬼似乎是帝后身边极其贴心的人,很是熟悉宫中与善扑营的事物,否则定不会如此料敌先机。

“醇亲王,您看?”

这件事已经不是夏昌平一个小小的粘杆处统领能独断的,当下忙与一旁的善扑营统领醇亲王商量。

醇亲王听得夏昌平的种种推断,亦是胆寒。

“全城戒严,封锁各大出京要道。只要他们还有人躲在京城里,就不信他们不出来。”

京城乃帝都,非大事,少有戒严,大事一般多指(夺嫡,篡位等),但此时情景,醇亲王思及两宫太后和皇帝载淳的态度,知道,若不如此,怕就更难把他们揪出了。

“如此也好,这算命的刚死没多久,给他报信的定还没跑出京城,只能瓮中捉鳖了。”

于是,整个京城便瞬间被封锁了起来,弄得所有的百姓都不由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由恭亲王幼子之死产生的一系列后续,至此算是达到了一个高潮前的小平静。朝廷封锁了皇城,白莲教的人似乎也开始蛰伏了一段时间。几日的短暂平静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到了荣寿公主入宫的日子。

荣寿公主是恭亲王这位议政王的唯一嫡出女儿,身份自然是贵重,且她又得慈禧的喜爱,因此入宫的时候,慈禧特地赐下黄轿给她乘坐。(清代的宗亲、朝臣、命妇等达官显贵乘坐轿子有严格规定,不准逾制。三品以上及京堂官员,轿顶用银,轿盖、轿帏用皂,在京时轿夫四人,出京时轿夫八人;四品以下文职官员轿夫二人,轿顶用锡。直省总督、巡抚轿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官员轿夫四人;杂职乘马。钦差大臣三品以上轿夫八人。其间,唯有皇室嫡出,皇帝太后太子可用明黄轿撵,八抬大轿。)

荣寿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在家中用了些点心,然后恭亲王府府邸正门大开。由慈禧身边的亲信何荣亲自来接,从正门内接圣旨,荣寿身着固伦公主品阶朝服,入黄桥,一路向着紫禁城的西华门走去。(命妇,有品级的宗室女,入宫都由此门入。)

黎明前的紫禁城一改白天的喧嚣热闹,显得很宁静,只有几个早早出摊卖早点的摊头零散的散落在路两边,见得有黄轿子从路中经过,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对着黄撵下跪叩头,以示对皇家的尊重。

不过,却在这些小商贩之中,有几人却似乎有一丝不同寻常。只见他们虽然跪着,但是头却悄悄的抬起,用着余光似乎在扫视着这群宫人,然后便见其中的一人悄悄对着四周,手指拢,一抬,然后从地上暴起,大叫道:“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万民翻身。清庭的狗杂种拿命来。”

“有刺客!”

很显然,不是刺客还是什么!而且听着口号,不用说,定是白莲教的。

大约有二十多个成年的男子,手持砍刀,从这群路边商贩中冲出,齐齐向着这群宫人杀来。此时京城的大部分兵力都被粘杆处和善扑营调走,因此来接荣寿入宫的都是些宫女什么的,看上去皆是软柿子。

不过,却见为首的大宫女何荣看见这些刺客,眉头一挑,瞬间冷笑连连,从腰间取出一把软剑,阴狠的笑了起来:“真当我们八旗的贵女是你们汉人娇滴滴的小姐不成?”

可不是?满蒙的八旗子弟,尤其是祖上和大草原通过婚的,不论男女家中都有些善武,虽说这些年来,因着八旗堕落,武力值下降了不少,但能到慈禧身边伺候的,岂是泛泛之辈?更何况,此时这些宫女中还混着不少血滴子的人呢。

一时间场面极其混乱,数十个宫女手持软剑,把荣寿的黄轿子护在当中,和这些白莲教的刺客斗在一块。(好吧。我承认,是脑洞想起了鹿鼎记里,假太后那些会武功的宫女。)

刀光剑影,自是鲜血四溅。荣寿躲在轿子里同样也听见外面的打斗声,不禁捏了捏手里的帕子,却突然出声说道:“何姑姑,捉活口。”

何荣早有准备,当下应下,一绣花鞋踢在其中一人胸口,然后长剑一抖,如银蛇只取那人脖颈,准备将其擒住,但未曾想,此人一见将要被擒,居然眉头一皱,动了动嘴巴,然后嘴角就流出了一股黑血,直直往后倒下,死了。

“不好,这些贼子牙中藏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