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节阅读_87(1/2)

“那在皇上心中,回民亦是大清百姓否?”

曾国藩反问道。

此话一出,各军机大臣心里都是一抖。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强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都能当着皇上的面说出口。大清的阶级定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元朝很像,满族最高贵,下来是蒙族,然后是汉人,再剩下的自是那些少数民族。不过,说句不中听的,如今的满族,在宋明的时候,不也是汉人口中的蛮夷之族吗?而汉人,若是不仗着人数过多,在满族的统治下,其实和回民又有什么不同呢?

载淳被曾国藩的这一问,问的说不出话来。

是啊,汉人是大清的子民,回民就不是了吗?说到底,百姓的叛乱归根结底是统治者的无能,不能给百姓一片安居乐业的环境,才逼得他们不得不反。曾国藩也说了,回民的叛乱,并不是为了颠覆大清同治,而是泄愤,宣泄他们被压迫了上百年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怒。

却听曾国藩继续说道:“大清对待回民之苛刻实在繁多。如:三回民持兵器同行,则为罪,叛面刻‘回贼’之字。斗殴着,汉伤回民以十抵一,回伤汉则一抵十。如此种种,实在繁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正是这个原因。”

曾国藩来前显然是做过很多功课的,一字一句,说的载淳哑口无言。

“众军机大臣以为如何?”

曾国藩有战功,又简在帝心,有些话他敢说,旁的人可就不敢说了,即使是军机大臣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去载淳的触霉头,都沉默不语,就怕被打击报复。

载淳看着下面沉默无语的众人。很显然,沉默就代表了赞同了。

载淳心下百般思量:“那曾老觉得应该如何?”

“尽言回汉一家,先派人努力安抚回民们。并颁布一系列政策,已示诚心。对于叛军,只追究首恶之罪,许诺不牵连。”

民族问题。。。

载淳闻言,不由想起了自己上辈子在各种电视上所听到的各种民族问题新闻报道。最后点了点头:“如此便先这样吧。这并非一时之功啊。。。”

第99章 回族叛乱(三)

董元醇被押解回了京城,很快就被压下了大狱。底下的官员, 揣度着载淳的态度, 自是墙倒众人推,互相的开始攻讦起来。慈安的手底下人看着出事的是慈禧的人, 自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恭亲王一系因着董元醇是他的老奴才, 也被受到了牵连。

一时间, 整个朝堂上乱哄哄的很, 所有人都恨不得从对方身上扯下一层皮来。

载淳看得这个场面, 只觉得乱的很,更加觉得朝堂的风气不对。出了事,这些官员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互相攻讦, 来谋取更多的利益,却很少有人能挺身而出,帮朝廷解决问题。如此,载淳也更加觉得以曾国藩, 李鸿章为首的一系汉臣才是栋梁之才,便连两宫太后至此对曾国藩的态度也好上了不少。

“好了,都别说了,朕听得头都痛。”

载淳坐在高处上,看着底下人吵个不停, 只觉得头都嗡嗡嗡的痛,他回头看了眼两宫太后,慈禧慈安都已经用手指撑着头了。他实在是忍不住吼了一声。

“朕与两宫太后, 军机处已经商议,决定派使者前去劝降,谁愿意去的,出列,朕赐黄马褂。”

载淳此话一出,大殿里顿时都安静了下来。所有大臣都像被拔掉了电源的灯泡,熄了火。谁不知道如今回民已经在甘肃陕西那里杀红了眼?这时候去劝降,成不成功另外说,有没有命回来都说不准。

呵呵,载淳看得众人的反应,只觉得好笑极了。

“两位皇额娘觉得谁去比较合适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