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节阅读_91(1/2)

丙一得令,从地上起身,然后便把在兰州城中所打听到的所见所闻一样告诉了左宗棠。左宗棠边听边是沉思,他为人兴子直,脑子转的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关窍处,顿时面色不怎么好了起来。

“你且先休息一晚,待我今夜上书一封于皇上,还劳烦迅送入京中。”

左宗棠当下这般说,把丙一请出了主帐去安置后,就忙去找来了原陕甘总督杨岳斌。此时,左宗棠的面色已是差的不行,见得杨岳斌便颇带怒气的说道:“杨兄太大意了,太平余孽混入陕甘,竟不知晓,难怪造成如此大祸事。”

左宗棠不比柳湘初出京城,他与太平军作战多年,一直都很关注这些老对手的动向,三下两除二的就猜到了为何回族叛乱越演越烈的缘故,定是受了太平军挑拨了!

什么?杨岳斌一听,自下是再也不能淡定了。这可是比回族民变还要不得了的事情,一个弄不好被御史知道,就可能会被按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落得满门抄斩,毕竟身为两省总督,叛贼都跑到你的地界上了,还不上报朝廷,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杨岳斌至此面如土灰,久久不语,左宗棠见此,也是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能说的都已经说尽了。剩下的也只能各安天命了。

当下左宗棠便开始沉思起了要上书给朝廷的奏折。杨岳斌见得左宗棠写陈条,便也结合了一些自己的了解补充了不少,最后恳请左宗棠能在奏折中与他美言几句。左宗棠看在同僚一场,于心不忍,自也不好拒绝,遂提笔为其说话。

倒是未曾想,就是这一提笔,又引发了诸多风波,在此之后再提。

且说丙一得了左宗棠的奏折,休息一晚之后,立即也快马加鞭的向着京城狂奔,一路上风雨兼程,三日内内就把奏折送到了载淳的案台前。

载淳如今已把平定陕甘当做第一要紧的事,接到左宗棠奏折,立即就看了起来,但见奏折中如下说道:“方今所患者,太匪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太平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中梗之患。”又说:“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然后饷道常通,师行无梗,得以一意进剿,可牵掣之虞。”这个方略的核心是“先太平军后回”、“先秦后陇”,关键则是“不令两贼形成合势。”

第105章 回族叛乱(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 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这个关卡, 不仅在中国的军事防御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样, 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占有极其浓墨重的一章。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便是这漫天黄沙, 在这天地之间也有种波澜壮阔的美感, 也难怪王摩诘如此称赞这景色,当真是一绝。”柳湘看着眼前这一望无边的黄沙,忍不住说道。

王摩诘即唐代大诗人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其做所的千古边绝句,可谓千古边塞第一诗。

边塞的风呼啸着吹过柳湘的发梢, 把他用来裹头的斗笠都吹开了半面,露出了下脸如玉的肌肤。一旁的七大护卫看见首领这怎么风吹日晒都不黑的脸,心下默默的对比了自己早就快晒的蜕皮的模样,心下一阵叹息:就统领的相貌,换个女装都能进行美人计了。

想起之前在路上, 大伙商量到了酒泉之后怎么打入敌人内部,还真就有一个胆子肥的提出了“美人计”,然后被柳统领一阵打, 打成了猪头,整整三天才算好呢。

“大人,再往前走大概半个时辰就快到玉门镇了。”丙二拿着地图,然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路程说道。

要说这粘杆处的众人可真是各个都本事不凡。就拿这计算路程的本事上来说就很是非同凡响了。古代的地图,可不像现在的地图,有什么卫星构图,等比例绘制,路程的计算全靠人估计,同时,在这个没有导航的年代,方向感也是无比的重要,像在这遍地都是黄土的地方行走,即使是走大路,也是有一定困难程度的。

“玉门关乃是边塞重镇,各族盘踞,各自当心点。”

柳湘郑重的嘱咐道,众随从点了点头,然后随着柳湘一起向着北方跑去。柳湘一行人又大约行了半个时辰,果真面前就出现了一座不小的城镇。玉门关较嘉峪关还要偏远,归属酒泉管辖,但却比酒泉城还要大。来自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特产都必须经过玉门关才能输入到中原地区,而中原的粮食也必须经过这个关口才能送到新疆。

“公子,你看。”

丙二在此时自觉唤了称呼,指着玉门关不远处的地方指了指。柳湘随之望去,只见那里驻扎着不少军队,还有阵阵炊烟升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