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节阅读_96(1/2)

“匀个宫廷供奉的差事给他们吧。”

这是要弥补柳家损失的那批粮食了。谁不知道宫廷供奉自古以来就肥的流油,皇商之所以能成称为皇商,他们的基石就是手里或多或少的握有一份宫廷的销售渠道。

载淳这句话是对慈安说的,慈禧先前因着安德海的事情,被慈安夺了不少内宫的权利,可是把握了不少后宫的掌握权。慈安也知道这时候多捧捧自家这个便宜儿子也没什么,倒也好说话的很。

“如今左宗棠如何了?”慈禧看了眼载淳,问道。

“左老正在联合蒙旗的将领,打算从内蒙进军,绕后先剿灭太平逆贼,在去对付回族人。”这也是之前左宗棠奏折上所说的计策。

“皇上派了蒙旗的谁去了?”蒙古人的战力一贯剽悍,相较于已经被削弱了不少的满八旗,蒙古子弟多少还是能看上一看。

“阿鲁特崇绮。”阿鲁特崇绮乃是九门复提督,在兵部尚书胜保下面混,如今竟被调往了前线,倒也正是赶上了。

慈禧听着个自己很不喜欢的名字,心里便是不悦,但也不好再军事上多嘴只得作罢。如今慈禧也是看出来,载淳这事特意要抬举湘军汉臣和一些八大臣残留下来的势力。都说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初载淳再看八大臣不顺眼,但如今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也不得不重新开始抬举一些以焦佑瀛为首的八大臣参与力量。

从一个角度来说,载淳是有点被慈安吓到了。还记得当初慈安以雷霆之势联合军机处众大臣弹劾安德海。虽说,被弹劾的事安德海,不是再出载淳的人,但载淳在看见满朝文武之中竟然有一半以上都听候了慈安拆迁,心里能不膈应吗?

荣寿听着阿鲁特这个名字,面上不显,心里也快速的把记载在粘杆处的此人履历给过了一遍。立即就看出了阿鲁特氏的渊源,心下闪过一丝不安。荣寿这一年里协理粘杆处,早就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对于朝廷的形式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她深深的清楚,虽然自家父王明面上是忠于皇上的,但在两宫太后之间,其实更偏向的是东宫太后慈安,这一方面是祖宗礼法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出于实力的考核。毕竟慈安出生满清贵戚,她背后所蕴含的力量其实是超过慈禧的。

两宫太后一旦势力失衡,那么作为中间者的皇帝,肯定会感到不安。历史上,母权过强,皇权衰弱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载淳怎能不妨?

如今载淳能为了抗衡慈安的势力抬举八大臣,安知他日不会把屠刀对向恭亲王府邸?

想到此,荣寿背后冷汗叠叠。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双更了 今天双更一下哈~~么么哒~~~求灌水哦

第112章 回族叛乱(十六)

荣寿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载淳的政治手段, 在慈禧慈安的言传身教下, 飞速增长,在加上他原本就是大清这个封建帝国的最高首脑, 明里暗里拥有的政治权利可谓非凡。再加上祸患了道光,咸丰两朝的太平天国, 是在他的治下被平定的, 载淳所积累的政治资本也丰厚了不少, 满朝文武至此在没有人敢把载淳这位九岁的皇帝当做一个无知的孩童去看待。

其实, 说到底,载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要感谢这些所谓的乱臣贼子的, 要不是他们,载淳也不可能就这么快的拢军权,掌握朝政。虽说,如今两宫太后和军机处以恭亲王为首的势力依旧很大, 但载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会感到压力。毕竟在载淳看来,没有军权的恭亲王和两宫太后是无法从根本上威胁自己的生命安全的。

载淳能想到这么多,荣寿自然也是,她头一次深切的感觉到, 往日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恭亲王府其实在如今的皇帝眼中,不过是一只随时可打趴下的玩物,一旦皇上对现在的军机处不满, 载淳完全可以以雷霆之势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想到此,荣寿不由深深的看了眼高作在龙椅上的皇帝,上前说道:“皇上,太后娘娘,前几日儿臣的额娘进攻探望儿臣,说是打算给儿臣议亲了。儿臣想着自己年岁也大,遂也想卸了粘杆处的差事,开始学些女红刺绣什么的。”

依着荣寿要强的性子,平日里哪会说出这种话?载淳当下一愣,心想恭亲王府这是怎么了?给荣寿说亲?难道恭亲王不知道荣寿如今养在慈禧跟前,已算得上是半个嫡亲皇族了吗?还是说真的是不满荣寿这个女子掌权?

“你才十一,这急着干什么。晚点我和你额娘说说,不急的。”慈禧看得出载淳并不想卸掉荣寿的差事,便这么说道。要说如今的恭亲王府里面,也是两系对立的很,恭亲王因着礼法和儿子,偏向慈安。而慈禧载淳抬举荣寿,多少有着要让荣寿接任恭亲王下一代的意思。荣寿身为一个女子,被夹在中间,显然也是很难做。

到底是年纪轻,在权利面前还能想着自家父母。载淳倒是没想到荣寿是想卸权,保护恭亲王的意思,只是觉得荣寿怕恭亲王难做才这么说,遂也摇头反对。荣寿无法,值得继续担着粘杆处的差事,心里终究对于恭亲王府有了一丝担忧。

且不提朝廷内的一丝风云波动。

左宗棠在得到粘杆处已经烧了太平军的存粮之后,心里大喜,当下唤阿鲁特崇绮带兵从走蒙古绕后,直逼甘北,正如他在奏折中所说的,回民之乱,回民尚可缓,但太平军的余孽觉对是首要的清缴对象,决不可放过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