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分节阅读_135(1/2)

第176章 大兴(十一)

慈禧也是没想到族里竟然会因为这种事求到她面前, 心下也是觉得诧异。

“这名额这么抢手?”

“可不是, 听说八旗里好几族都在争呢,按理说我们族也能拿到几个, 不过总要有太后的脸面, 才叫长脸呢。”

慈禧听着婉贞的话, 心里却是不由寻思起来,原以为这洋科举的事情被读书人这么打压之后,肯定办不出什么风声了,也是没想到, 竟然在八旗里面获得了支持。

“真有很多族人在争这个名额吗?”

“可不是,姐姐你也清楚,咱们家没发迹之前是个什么样子;这洋科举虽说没文举那样奖励丰厚, 但进了私塾, 皇上就说会给一定的月饷, 还除食,这消息一传出来, 许多文不成舞不就的都想凑个热闹。”

慈禧这支叶赫那拉中的族人都不怎么顶用, 有功名的更是少,慈禧没得宠之前,甚至想要拿到旗里每月的俸禄都难的很,换位思考, 若是她们家这般,有个洋私塾能多些进项,还能多学门手艺, 还是会有很多族人愿意去的。

“以我们族如今的威势想弄十个名额倒是不难,但事不能这么办。”慈禧沉思一会,拍了拍婉贞的手,说道:“朝廷上前几日刚还有读书人为着这洋私塾,洋科举的事情闹过,咋们一族单单的冲上去,难会被他们弹劾,说不得哀家也要落个不识大体的名声。”

“你去和老族长说,叫他去寻富察氏的族长,叫他牵头,再联合别的大姓一起去找宗人府,问宗人府要个章程,倒时候哀家与皇上看着贵戚们的面子上,也好开口。”

富察氏如今出了个由慈禧一手扶植出来的皇后,投桃报李也该为叶赫那拉氏做点什么了。既然八旗之中很多人都想去那洋私塾,慈禧到时候再帮句嘴,也好叫贵戚们念着她圣母皇太后的好。

婉贞虽不如慈禧心机深沉,但一母同胞,也不是笨的,自是领会了慈禧的意图,当下点头会意,然后略做了做,就捧着摘来的红梅走了。

如此一番几日之后,各族的族长果真在富察氏族长与叶赫那拉氏族长的牵头下,找到了宗人府宗正商量。论理说,宗人府名义上只管宗室的事情,但满清各大姓与爱新觉罗皇室联姻多年,关系早就混乱的不行,所以久而久之,宗人府也成了调节各大姓纷争的一个调解机构。

能做到八旗一族大姓族长的,即使不在朝中为官,但也多是背后势力强大的很,这些人老成的家伙们你一嘴,我一嘴,说得宗人府官员皆是晕头转向,偏生他们还不能摆出架子叫这些老族长们消停会,毕竟大家拐着弯的都连着亲,在座随便找一个,说不定都是五服内的老亲眷,还真是说也说不得,骂也骂不得。

最后宗正见此,也是无法,只得一口一个“是”,一口一个“好”,答应把各族的情况反映上去,这才叫这些老人家门罢休,一个个举着拐杖慢悠悠的打道回府。

宗人府官员看的这些总算走了的老亲眷们,不由擦了擦冷汗,心下也是觉得这些人再来一趟,自己肯定受不了,也顾不得什么会和朝廷中的儒生对上,第二天就把八旗宗室意图扩张洋科举,扩大洋学校的事情捅了上去。

一时间,原本刚刚淡下去的事情,又再次被捅了出来;自然,儒生觉得他们之前已经退让了,如此还要继续抓着不放,很是怒气上涌,连忙就对着宗人府开火;宗人府的宗正被读书人绵里藏针的这么用话一怼,也是怒火中烧,连忙就怼了回去:“此乃我八旗子弟共同心声,亦是各组大姓族老共同之请,莫不要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就能骑到主子头上去?!”

宗正也是被气的没办法了,直接就把心里话给说了出去。也是,在这些八旗出身的人眼中,汉家的这些读书人都不过是奴才,即使官职再高,也当不得大清的主子。果真,此话一出,许多汉族出身的大臣皆是被堵的哑口无言。

载淳在上面听的这句话,不由咳嗽了两声,心想这宗正也是,怎么能在朝堂上说出这样的话:“自圣祖开始,我大清便提倡满汉一家亲,朕之老师亦是汉人出身,宗正,此话以后切莫再提了。”

皇上都开口了,自然,众大臣只能偃旗息鼓,不在就种族问题继续纠缠下去。载淳也是没想到,这推广西洋科技教育竟然在八旗宗室之中引起了这么强烈的支持。却又听宗正继续说道:“原留洋之人多出自八旗,自洋技在我八旗之中流传升广,奴才以为,若能推广洋科举,对我八旗子弟而言乃是一件好事。”

满朝文武都知道,推广洋科技一直都是当今圣上想要做的事,宗正这么一说,自然得了载淳的心头好。

“皇上,但圣旨已经发出,朝令夕改有失天威。”

“皇上,之前之举,以在儒林造成不小的动荡,若再推广洋学,怕难堵天下读书人的悠悠重口。”

但,儒生自有儒生的考量,便连阿鲁特崇绮(贵妃之父),在这个时候,也有些犹豫,他虽出生蒙八旗,但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对儒学甚为推崇,难也想替儒生说些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