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仿佛知道得太多_分节阅读_146(1/2)

正德帝单手撑着下巴,“不想吃,现在只要一想到太后就觉得头疼。”

“太后娘娘不是找您说张家的事情吗?”焦适之问道,刚才肖明华刚刚跟他说了相关的事情,焦适之第一反应也只能想到这件事情上去了。

正德帝点头,然后又摇头,“前几日找我是为了那件事情,今日倒不是。她拿了差不多有半张桌子那么高的一叠画像给我,非逼着我一定要选出一个出来,若不是我尽口舌,你现在还见不到我。”

焦适之轻笑道:“您的能力也越发厉害了,居然能在太后娘娘的絮叨下逃出生天来。”

正德帝一想起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揪住焦适之半干的头发就一顿揉搓,“你还说呢,今天倒是跑出宫去逍遥自在了,可怜我这大半天的时间全部被这件破事给耽搁了。说完婚事说张家,张家的事情我都听得要烦死了,差点就说漏嘴。”

“……说漏嘴,难不成,那个人是皇上?”焦适之听着正德帝那不怎么像话的最后一句,突然想起点什么,略带艰涩地问道。

朱厚照理所当然地点头,“自然是我,不然你觉得以东厂锦衣卫的能耐,能到现在连个蛛丝马迹都找不到,那不是笑话吗?”

焦适之无奈道:“您怎么就杠上张家了,而且还是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话虽然是这样说,然而看着正德帝不满哼哼唧唧的模样,焦适之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德帝无辜地道:“我不过是出宫偷玩了一把,正好在街头巷尾撞上了他们。结果他在我面前大放厥词,我半夜就让人去套他黑袋了。”他当时的说法是让人自由发挥,结果变成这样的确是出乎意料,然而却更令他痛快了。

焦适之试探着问了一句,“他到底说了什么,令您如此厌恶?”

正德帝漫不经心地说道:“没什么,那些话不大入耳,你也别听了。反正张远程的事情就这么着了,张家的事情我还没找他们算账呢,倒是有脸一天天来找我。”

焦适之也没有再问,把头发擦干后便随着皇上去批改奏折。

半月后又一次早朝上,例行惯事——正德帝怒气冲冲地又从朝堂上甩袖离开。

焦适之无奈地跟在身后劝道:“皇上切莫动怒,别气坏了身体。”正德帝从鼻间冷哼了一声,“若是这么简单就被气坏了身体,这么些年下来我早就被气死了!”

焦适之轻笑道:“那您这么些年过来,还是这么容易生气呀。”他的声音轻柔,令正德帝的刚升起来的脾气又被压下了许多,“他们每天每天这么戳我心窝子,我能不生气吗?”他的脚步放缓,令身后一群追赶的伺候之人能跟得上来,但是脸上怒意不减。

“皇上,乾清宫的确是作为祖制,大臣们唠叨几句也是常有的事情,您就把他们都当成是胡萝卜就是了,听完便过,也不至于如此生气。”焦适之劝道。

“哈哈哈——适之,你的话若是被那几个人听到,明日被斥责的就是你了。”正德帝朗声大笑,焦适之淡然地说道:“皇上,这两年说我的人也不少,他们又不能真的对我怎么样,真的打起来那些文官也打不过我,我又何须生气?”

正德帝叹道:“你的性格就是好,我可不成,我倒是宁愿他们下场跟我打一顿。”

焦适之上下看了眼皇上,憋着不说话。就光皇上这身材,就算那几位大人不因为皇上的身份而怯懦,也绝不会傻到去应战的。

回到豹房,正德帝还没开始批改奏章,焦适之便看到了一封蓝色边的奏折,“皇上,那边有消息了?”正德帝顺着焦适之的视线看了一眼,眉眼间也带着喜色,几步走过去打开看了起来,三两行看完后哈哈大笑,转手丢到焦适之怀里,“真是件好事。”

焦适之粗粗看了一眼,笑道:“皇上,如此一来,海运便有了可能。”

正德帝点头,走了几步后面色又沉了下来,“就是一想到还得跟那些老头子扯皮,就真的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焦适之无奈摇头,却不说话。反正皇上与朝臣们的关系就是这般冰火相容的局面,虽然时常有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能融合在一起,把当初设想的好上太多了。

不过现在的内阁首辅,已经不再是刘健了。正德六年末,刘健多次因为身体不适而在家休养,正德七年初上折子乞老,正德帝三不准后,只是令他在家休息便罢。刘健复又上折,恳求辞去阁老之位,正德帝不准,复又几次后,令李东阳暂代首辅的位置,一直到今日。

而除开刘健外,内阁那几位,可真算不得老头子。

焦适之与正德帝如今所说之事,便是曾经李东阳所提议的海运之事,在取得了刘大夏所藏匿的出海资料后,正德帝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限藩之事时,私底下派了一支船队出海,因为是试水,所以他对船队也没有任何要求,令他在沿途记得集资料便是,岂料最后竟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奉命而去的船队上除了领队的官员外,另有正德帝派去的太监罗祥,这位同样也在东宫伺候了太子好几年的宦官在临走前只对皇上提了个要求,把船上的空余地方都载满了丝绸罗缎,以及一些瓷器特产,然后便出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