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97(1/2)

《新青年》这样影响力很大的杂志,它在今年九月刚刚创刊。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作品,还要再过三年才面世。

此时的新文学,还在艰难发展,同时,这时的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这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就一定要废除汉字,取用字母。

更有许多人提倡白话,并且不是以前那种依旧带着文绉绉的白话,而是彻底的白话。

他们觉得文言文能读但听不懂,应该弃之不用,能读又能听懂的白话文,才是值得提倡的,但他们却又还没摸索出白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穆琼写《留学》的时候,虽然已经学着这时候大家常用的文风去写,但他身上,到底有现代留下的印记。

他写男主的一些想法,或者男主说话的时候,写的往往是非常口语化的白话,而不是那种文绉绉的,其实平常人根本不会那样说的话。

而这些白话,正是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

至于穆琼在文里写到的一些江振国的想法……在现代,随便一个小学生,都受过爱国教育,看过很多文学大家写的让人振聋发聩的文章,能说出一些大道理来也会背一些名言警句。

但这个时期的文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穆琼的运气很好,他已经不单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直接就是在巨人的头顶上出生的!

现代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一个从小接受现代文学熏陶的人,来到新文化运动之前……

他绝不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但他的眼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宽广的。

不说别的,在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现代的人去读,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在这个时代,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这部小说,自然也就显得与众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放些资料哈哈~

1、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写了,因为他的母亲多给学,私塾先生给他开小灶讲解字意。别的孩子有学了几年的,还不能理解“父亲大人膝下”什么意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