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105(1/2)

“这部小说是我无意中读过的,里面写的事跟今天我们遇到的事情有点像,我就想起来讲它了。”穆琼解释了一句:“当然,小说跟我们的真实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穆琼对《羊脂球》的印象很深,但要照着叙述出来,肯定是做不到的,不过他本身就是个作者,自然能将之讲得生动有趣。

这些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讲到开头的时候,他们确实有点不自在,还有人面露羞愧,但讲到后来,他们就没空想这些了,只顾着气愤那些贵族的行为。

等讲到最后,那两个女生更是哭了起来。

穆琼把故事讲完,之前问穆琼在哪所学校读书的人就对穆琼道:“你的故事讲得非常好,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之前有点看不起你,我为我之前的行为道歉。”

“我也向你道歉。”又有人道:“我同样犯了错误,我看《留学》的时候,总是愤怒于那些洋人看不起江振国,可实际上,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

“谢谢你之前的食物。”那两个女生也道谢。

穆琼觉得在这个时代,这些充满理想的年轻人都挺可爱的:“这么说起来,我也有错,我其实完全可以讲别的故事,但还是讲了这个。”

大家说开之后,就又聊了起来,穆琼这才知道,这些学生都是一路教会学校读上来的。

也是,要是没有从小打下的基础,他们又哪能考的进震旦大学?要知道,在震旦大学,很多老师讲课直接就是用法语的。

“我觉得你们把义诊想的简单了一点,实际上做义诊并不轻松。”穆琼没说自己以前的事情,但把他前些日子在傅蕴安身边打下手的时候遇到的一些事情说了,还说了一些穷人的生活。

那些,都是他跟傅蕴安的病人聊天的时候,从病人那里听来的。

这些大学生听得很认真,表情也严肃起来。

而马车,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那是一个村子。

这村子不处于沿海,村里的土地很肥沃,本地自然灾害又少,基本每年的成都不会差。

但村子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毕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地的,就算有地……各种名目的税压下来,他们起的粮食又能剩下多少?

更何况,正因为这边的土地相对肥沃,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也多,人一多,地就显得更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