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149(1/2)

而现在,他已经把第一集共一万五千字写完了。

这个故事他写的很流畅,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多,但要去投稿,还是要誊抄一遍。

穆琼在现代学过书法,其中就包括硬笔书法,还照着字帖,练了好几种字体。

之前他写《留学》和《求医》的时候,为了方便熟悉繁体字,也让大众报的人可以将字看清楚,一直用的是楷书。

但现在……穆琼拿出稿子,开始用行草抄写。

同时,他也给自己起了个新笔名,名叫“天幸”。

天赐之幸。

没去平安中学当老师的时候,穆琼对如今上海都有什么杂志之类知道的不多,但近来他认识了盛朝辉,盛朝辉还是个极喜欢买书的,他便在在盛朝辉那边借了一些报刊杂志来看,还从上面找到了一些投稿地址。

最后,他锁定了《希望月报》作为投稿对象。

他在现代的时候,不曾听说过这个《希望月报》,可能它跟这个时期的很多杂志报纸一样,办了几期就办不下去了,再加上上面没有刊登过太过出名的东西,也就消失在了历史中。

但在这时,这希望月报在上海卖得还挺不错,穆琼看了几期之后,还确定这希望月报,应该是思想比较先进的进步青年举办的。

他将自己写的稿纸用一个大信封装起,填上希望月报的地址,贴上邮票,就这么寄了出去。

他没在里面留自己的地址,直接表示无需稿,甚至没让任何人知道他写了这么一份东西寄出去。

天幸这个笔名,他打算好好使用,以后写的所有“不太合适”的文章,都用这个笔名发表,然后牢牢捂住自己的马甲。

穆琼寄了信之后,照旧去平安中学工作。

他给自己定了规定,每天都必须写两千字的《求医》,而等写完这两千字,就可以做别的了,比如备课,又比如写英文短文。

像今天上午,他将《求医》的两千字写完,又上了一节课,下午的时间除了上课,就全花在了撰写英文短文上面。

他已经写了很多篇的小短文,那些生活场景差不多已经写完了,作家的本能又冒了出来……穆琼干脆就写了几个小故事。

比如一个留学生来到国外,因为语言不通闹了笑话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