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265(1/2)

第90章《英文短文》

这年头要雇人挺容易,雇个帮工,一个月只要给四五块钱,挂个学徒的名儿,包吃包住之后,甚至只要给一两毛钱。

在上海,多的是找不到活儿干的人。

但还是缺人,缺懂一门手艺的人,更缺认字会算数的人。

这几年,霍英想把自己的生意发展壮大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

“那些孤儿要长大还要很久。”傅蕴安道:“十年后……谁知道会怎么样?”

“这倒也是,这世道变化太快了。”霍英道,就说十年前……那会儿谁会想到大清说没就没了呢?

“更何况,这年头也不单单是那些孤儿过得苦,父母双全但吃不起饱饭的大有人在……二哥,你不如让吴掌柜去那些受了灾或者年景不好的县城招工,指明要年纪轻的,等他们来了上海,再看情况分开培养。”傅蕴安道。

他们已经买回来很多机器,很快就要开工厂了。

上海这边物价贵,工资也高,在本地招工成本很高,去外地招工的话……包吃包住一年给做两身衣服,每月给两个大洋这样的待遇,就有无数人争着抢着要来。

甚至于,有些人贩子去穷苦地方,十个大洋就能买回来一个女人,上海风尘场所的女人,很多都是这么来的。

傅蕴安觉得,他们也可以如此招工,只是等招来了人,每日给他们安排的活儿可以少一些,然后找人教他们读书认字,到时候若遇到有天分的人,自然可以挑出来着重培养。

这些人在上海人生地不熟的,还更容易养熟。

“就这么办。”霍英直接应下了:“我让老吴去招些人回来。”

两人商量好,傅蕴安就通过暗道,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他抬头望去,傅怀安房间里的灯还亮着。

之前他担心傅怀安在外面会被人骗了染上恶习,因而给他定了规定,晚上必须回家。

那时傅怀安满心不愿,现在倒是每天早早回家,再不在外面逗留了。

傅蕴安回了房间,而傅怀安,他这会儿还盯着那部《安徒生童话》,研究怎么翻译里面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