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305(1/2)

写书很赚钱,但穆琼的时间实在不多,暂时就不写新书了。

但他决定在空闲的时候,做一些翻译。

“先生打算翻译什么书?”李珍瑶好奇地问道。

穆琼道:“我想翻译一部《百科全书》,至于别的,还没想好。”

近几个世纪,西方国家先后出版了《百科全书》,比如在英国,就有《大英百科全书》、《大英少儿百科全书》等,但这些在国内是没有的。

穆琼打算在自己有空的时候,翻译一些这样的书出来,初期可以刊登在教育月刊上,翻译的多了,则可以印刷成书。

这些都是可以开拓民众的眼界的,而他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而这,还跟傅怀安有关——傅怀安从家里拿了些英文书到学校里放着,其中就有一套《百科全书》。

这样的书里有很多少见的单词,那些学生看不太懂,但他是能看懂的,他甚至还能从中找出一些错误的知识来。

穆琼琢磨着,自己翻译的时候,可以专门翻译其中那些正确的知识。

一行人走了快一个小时,才来到位于平安中学附近的孤儿院。

这个孤儿院只建了一个月,雕梁画栋之类,是一概没有的,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砖瓦楼,白墙黑瓦。

这样的建筑,在穆琼看来普通的很,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却再新潮不过。

他们的卧室都在房子的二楼,里面已经放上了很多不到一米宽,不到两米长的床,一张挨着一张并排放着,每张床的床下,还都放了一个箱子。

“这个孤儿院是霍二少建的,也是他供你们吃穿,这个你们都是要还的。等你们长大了,在这里住了几年,就要帮霍二少干几年活。”穆琼道:“此外,你们在这里干活,能换取工分,而工分你们可以拿来换肉换鸡蛋,还能用来换其他的生活用品。”

这个将来帮霍英打工的规定和工分制度,是穆琼这几天想出来的。

孤儿院的孩子的生活,跟现代那些孤儿院里的孩子过得要差很多,但跟这时候的人比,却已经过得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差不多了。

兴许还更好。

这样的差别并不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