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359(1/2)

信已经写好了,穆琼倒是没有拖延时间,第二天就把信寄了出去,同时也去了一趟新城月刊的编辑部找郑润泽。

新城月刊是几个新派人士合办的,刊登的很多文章都不受当权者欢迎,同时,他们出刊也很自由,这个月稿子多,就厚一点,下个月稿子少,就薄一点,投稿的好文章特别多,还会弄个增刊。

穆琼过去的时候,郑润泽正在写稿子。

得知穆琼是来投稿的,郑润泽欣喜万分,当即看了穆琼的稿子。

穆琼自己觉得自己的短篇还有散文之类写的不好,主要是因为他看过这个时代一些大家的文章,这些人的短篇和散文,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能超越。

这时候最有名的大家,甚至值得后世的人专门去研究他的文章,为他著书。而穆琼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水平。

然而,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样的文豪大家,总共也没几个。

说起来,郑润泽后期倒也是其中之一,但他现在还年轻,写的文章还没他后来写的那么好。

此外,如今还是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都没开始,穆琼觉得好的文章,都还没写出来……

如今新城月刊上刊登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机会流传后世的,穆琼的文章比不上那些大家,但在质量上,绝对比这时期绝大多数的人写的文章好。

他在现代的时候看的那么多文章,写的那么多小说,也不是白看白写的。

“好文!你跟我说你不会写短篇,这不是写的很好吗?”郑润泽欣喜万分:“这官场的黑暗,都被你写出来了!”

郑润泽不像穆琼,看过许多经过历史考验的民国时期的好文,在他眼里,穆琼的小说已经非常好了。

听到郑润泽这么说,穆琼道:“其实还是有点拖沓了,主题也不够明确。”其实穆琼也想过写点更深刻的,但他想到的很多文章,都是那些这时期的名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会写的。

他既不想抄袭也不想模仿,很多东西也就不能写了。

“我看的时候完全没觉得。”郑润泽道:“你这文章,我就刊登在下一期的杂志上,至于稿酬……这篇文章比较长,稿酬不能给太多,我给你一百二十元如何?”

这篇文章大约三万字,一百二十元也就是千字四元,也算不错了,但称不上多高。

新城月刊这边,有些文章的稿会给五六元乃至更高,但主要是因为那些文章比较短。

郑润泽给稿很爽快,很快就拿了稿来给穆琼,还道:“你若是有别的文章,都可以拿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