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节阅读_436(1/2)

第152章找资料

穆琼所在的这个时间,其实中国的生丝出口,还是可以的。

虽然如今国内的生丝出口总量已经被日本赶超,但因为世界范围里对丝绸的需求量大的缘故,生丝还是能卖出去的,江浙一带农村的富户,很多都是靠养蚕富的,他们每到养蚕的季节,就会雇佣长工养蚕缫丝。

至于穷人……人家压根就养不起蚕。

毕竟买蚕种就要不少钱,而蚕是要吃很多桑叶的,穷人家哪有那么多地种桑树?

按照穆琼打探到的消息,此时浙江一地,最好的蚕种是出自吴家的,而浙江每年蚕种的价格,也由吴家定,今年蚕种的价格,就是一元三角一张。

然而,这一片繁荣迟早会被日本赶超。

而要不被日本赶超,最好的方法就是缫丝这样的事情,用机器来完成,并且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毕竟手工生产出来的生丝,质量实在是参差不齐。

但想要开办缫丝厂,并不容易。

清末就出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买了缫丝的机器回来,在国内开了缫丝厂,购买了大量蚕茧生产生丝,结果竟是引得那些没田没地,只能靠缫丝生活的手工业者无丝可织。

最后这些手工业者围住了缫丝厂,不许人家生产。

而当地县令觉得,不能让工厂害得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最后硬是下令让工厂关门。

穆琼查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挺无奈的。

这个国家的问题太多了。

他们需要发展工业,才能赶上别人。

但发展工业,又会让很多人失业,甚至穷困潦倒过不下去。

同时,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还下意识地排斥那些新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