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分节阅读_111(1/2)

在他来之前,昭乐曾经举着那把楚政送给他的刀,用决绝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亲人。

在午后的书房,树影斑驳地落在地面上,像是一双双无力的手在渴求什么。昭乐觉得此刻的自己就像是那些枯枝的影子,无力且孤单。对面的亲人们神态各异,但是他们的渴求却是相似的。

昭乐的声音在颤抖着:“我早已经说过!你们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为大齐带来战争!”

“不!不会的!”元孝往前踏了一步。“我们只要你扣下楚王,用他将父王换回来。这样并不会伤害到他,他不会出兵来攻打我们的。阿羽说过,我国国力与楚国相比虽仍有悬殊,却也已经不可小视。当父王回来后,必定民心大振,在那样的情况下,楚王必定不会贸然出征!”

昭乐摇摇头:“你们不明白的。”

卫姬道:“不明白?我的确不明白你为何要维护我国的仇人!你莫要忘记,是谁生了你!又是谁给了你齐国的太子之位!这一切都是陛下给你的,而非楚王!莫非你在贪恋这个位子么?”

“我从没有忘记父王!”昭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我一直都在设法迎回父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齐,为了父王!”

“昭乐,我们只是想用楚王换回你的父王,这并不会伤害到谁,同样也不会引来战争。你应该相信母亲的话。”密夫人走上前,慈爱地注视着面前的昭乐。

不会伤害到谁?昭乐无力地摇着头,扣下楚王确实不会伤害到谁,但如果是姜昭乐扣下楚政,那么就注定会伤害到楚政。他宁可与楚政相遇于战场,也不愿利用楚政对他的信任,令楚政对他感到失望。

家国也好,天下也罢,终归不是独属于他的。楚政的情谊与这些相比,则显得弥足珍贵,只有楚政是属于他的。

“母亲,我不会那样做的。”昭乐坚定地说。“您说过要我做一名君子,身为君子怎可做此小人行径!”

“母亲也教过你:君子之心,当如明镜,不染微尘。”密夫人的声音低柔。“你的心不可以被权力而蒙蔽。”

昭乐惊讶地看向密夫人,不可置信地眼神令密夫人心疼,然而她不能退缩。

迎回陛下,不止是华夫人和卫姬的愿望,同样也是她的愿望。

昭乐想,所谓当局者迷,大概就是母亲他们这样吧?由于迫切地希望能够迎回父王,竟然开始怀疑他。

他垂下头反思自己,究竟有没有被权力所蒙蔽呢?

大概是有的吧,他在心中叹息着。

面对亲人们的咄咄相逼,昭乐的脑海中出现了混乱的场景。父母的相聚,以及楚政的怨恨,那是他想象中的场景,他扣留楚政后必将出现的场景。

这些混乱的场景快要将他逼疯了,他不由自主地做了一件他从未想过的事。

昭乐转身抽出桌上的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句话完全不该是也不像是他说的话,就这样脱口而出:“谁若要害他必先杀了我!今日有姜昭乐在,必让楚政安然出境!”

“罢了,昭乐说的也在理,我们不要再逼他了。”华夫人拉住密夫人的手,带着卫姬和元孝走了出去,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回头别有深意地看了昭乐一眼。

☆、第四章 即使是陷阱,仍要继续前行 (2251字)

对于这场完全是昭乐安排,并处于他的掌控下的会面,楚政心里还是有几分不安的。但是,他不后悔没有带上项梁一起来。这并不是因为项梁会打搅到他与昭乐的独处,而是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那一日的书房外,昭乐曾因项梁变了脸色。

到头来还只是个孩子,这是楚政对昭乐的看法。

然而,在他没有见识到之前,他永远不会想到,昭乐在对待除他之外的人时,是怎样的不动声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