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分节阅读_119(1/2)

“好。”昭乐放下手中的杯子,脸上笑容柔和。

每次来到渌水宫中,见到华夫人的时候,他总会觉得十分安心,仿佛一个离开母亲已久的孩子重新回到母体中一样。他甚至觉得,渌水宫中的华夫人才是那个孕育了他生命的女人,华夫人能带给他的温暖,是密夫人给不了的。

这三年来,他独自谋划、独自调遣,无形的压力一重接一重地压到他的肩头,他确实有些疲惫,渴望一个出口。

能够给予他母爱与温暖的华夫人,大概就是最好的倾听者。

“当日我本是想亲自带兵前往晋国,以平定内乱为名,夺下晋国土地。就在我准备发兵之前,母亲主动找到我,她说她有平和的法子来助我夺得晋土,并且会比出兵攻占得到的更多。因为若我是出兵,楚国也必定会出兵。”

“你母亲做的很好……至少,晋国的百姓们并未被夺嫡之乱所扰。”华夫人想起死于晋宫宫殿、死在密夫人面前的两位公子,心中有些难过。

不过是为一个王位,竟是兄弟之间同室操戈,血溅灵堂之上。她无法想象当日密夫人心里会是怎样的缠绵悱恻,她那副孱弱的身躯是否能够支撑的起。她低声道:“你母亲为了你牺牲了太多,你务必要好好孝顺她。”

昭乐点头:“是。”

华夫人命人给昭乐上了一杯新茶:“茶凉了,换一杯热的吧。”

“是。”昭乐侧头看了一眼刚送上来的茶,却没有端起杯子。“至于边关之乱也是在我的计算之中,我于春季派人烧毁赵都所有寺庙,在赵都百姓中撒播流言,以惑乱百姓。赵都城内人心大乱,赵王不会不动怒,他当然不会相信是天降责罚,势必会查到是我在幕后主使。这种时候,即便他同百姓说明是我在背后主使也是无用,民心已动,断难轻易安抚。他盛怒之下,必会出兵攻打我国,他则成不义之师,我国将士士气大涨,正是大好的时机。”

“殿下好算计。日前划给楚国的那几郡是否也在殿下算计之中呢?”

“我早想着这一战要与楚国结盟,准备将晋国这块烫手山芋拱手送他。”昭乐叹了口气。“只是没想到他竟不要晋国的土地,而是要昔日鲁国的章丘、博山,以及吴国的会川、临沛等地。我想他大概是要将我和晋国的联系隔断,以保楚国平安。这点变故于我的计划,倒是无碍。”

楚政不知道他的算计,正在昭乐的计算之中。当华夫人和昭乐相谈的时候,楚政正把织布机和生丝送往姜白所居住的那间偏殿。

☆、第十二章 一片芒心千万绪 (2174字)

华夫人唇角逸出一丝苦笑,她没有想到昭乐会有这样的心思。

“母亲。”昭乐走到华夫人身边,“您心中还是在怪我,是不是?”

华夫人摸摸他的手:“没有。我一直拿你当亲生儿子,对母亲来说,你比元孝更加亲近。这世上,有哪个母亲会怪自己的儿子呢?只是母亲不懂,你既然早已打算将晋国让给楚王,又何必让你母亲这样奔波劳累?”

“若是没有晋国,昭乐该拿什么去送给楚王呢?他拿了我的土地,到了用他的时候则不好推脱。”

“我看楚王不是那样的人,他对我国的援助,大多是不计较得失的。”

听了华夫人的话,昭乐忍不住在心中腹诽,我都给了他了,他还计较什么得失?昭乐笑着答道:“总是给了他东西,心里便踏实些。况且,晋地也只有他能治理的好。母亲毕竟是晋国的公主,我治理晋地手段不可太过强硬。他到底与我不同,在治理晋地的时候,可铁腕铁血,一横到底。”

华夫人笑着拍拍昭乐的手:“母亲相信你做的都是对的。”

“母亲!”昭乐的鼻子有点发酸,他忙用力眨了两下眼睛,生怕眼眶也跟着湿润。

“好孩子,天下事担在你肩上,这余下的事便由母亲来做吧。母亲会带走卫姬,则再没有人渴望在后宫中干政了。”华夫人的眼神还是那样慈爱。“母亲会替你看住她,让她无法干政。”

昭乐惊道:“母亲怎么知道……”

“怎么知道卫姬干政吗?我是她姐姐,她心里有什么打算我会不知?”华夫人叹了口气。“她其实也算是个聪明女人,只是被魇住了而已。她的心中没有你的天下,只有管氏天下,却忘了若是元孝在她的相助下,登上王位,必为天下人所不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