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_分节阅读_24(1/2)

如若不能,那这对母子这番奔波辛劳,又是为何?如若能,可会危及李朗?

赵让犹未能得个主意,他并不知形势已是瞬息万变,此时李朗因半夜三更接着一从南越而来六百里加急的驿报而情绪大坏。

本朝驿递的规矩,最紧急的便是“六百里加急”,仅仅限用于奏报郡守、将军、监御史在任亡故以及失守获光复城池。

李朗请年过半百的帝师太傅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亲至南越,为的是借助太傅人脉深广,以及多谋远虑,既能让赵让毫发无伤地束手就擒,又可以顺势留在南越当地坐镇,主持边陲大局。

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这番于公于私皆有的苦心,竟是害得太傅身死异乡!

南越归迄今还不到两个月,甚至大将曹霖所率领的出征大军明日一早才正式到达金陵,居然就已生出这般惊天大变。

李朗将战报掷落于地,兹事体大,这消息若千方百计要压,也能压个几日,但到底纸包不住火,朝堂大员尤其是谢濂,怕是瞒不了他们太久。

如此一来,明日的大军奏凯,国之盛事,不就变成了一场荒诞不经、讽意十足的大笑话了?

那赵让又如何?

李朗忽觉心乱如麻,那人降得如此轻而易举,江山基业,仿佛视若浮云,难道其实是欲擒故纵,内藏杀机?若赵让真是个淡泊之人,当初却又因何而叛?

念及赵让的所作所为,李朗捡起战报,只觉对赵让的那点不舍之情,也是无知到可怜了。

作者有话要说:

爬了一天山,累死我了=。=

裸奔的日子太可怕了……

第19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

大军凯旋,皇帝着冕服率文武百官,以及城中古稀以上老者,卯时初便至太庙,先行祭告天地,拈香以拜,再出城十里迎劳。

金陵盛夏,溽暑难当,尤其将士盔甲齐整,待到接迎完毕,回到城中,无不似水里刚捞起一般。

同样饱受煎熬的还有李朗,为显隆重,只在祭天地、宗庙、登极、册立或正旦等大事上所着的十二章衮服素来繁复,再加头上所戴的冕冠,前后十二旒,上面的玉与珍珠达数千颗之多,也是重得可以。

好不容易祭祖结束,皇帝登座犒赏三军,大将曹霖率校尉以上的将官叩谢皇恩,并缴回主帅印敕,便算大功告成。值此全部人都有如释重负之感。

至于本应在还师仪式之后举行的献俘太庙仪式,皇帝既然绝口不提,当然就不曾准备,草草略过。

当夜李朗自在宫中开宴,与曹霖等开怀畅饮,君臣尽欢,筵席散后,曹霖遵谕到御书房,皇帝和禁军统领魏一笑、兵部尚书颜维已与另两名自李朗兴兵抗贼时便尽心跟随的将领各就其位。

李朗将战报交由几人一一看过,见诸人相顾愕然,脸色凝重,尤其曹霖,他刚刚班师回朝,南越便已生变,连帝师尊贵的太傅都横死于五溪蛮之手,简直就是令东楚朝廷从上至下,威信尽失,颜面扫地。

战报中道,太傅虽殉国,却也令得大汉军民同仇敌忾,激战两昼夜,哀兵而胜,终保南越郡府都城番禺不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