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1/2)

命门。

“针补之法,配合艾灸,其效更佳。”针刺过后,郁容建议,“这一旬半个月的,匡大东家你最好每日请人针灸一回,”不过没必要跑他这儿,随意找个针灸手法不错的大夫就可以了,“此后宜以食补益,芡实虫草,黑豆枸杞,薯药双耳,或鱼贝鹿雀……皆补肾滋阴。”

匡英认真记下了,复问:“可需吃药?”

“用药自是疗效更快,”郁容想了想,道,“烦请稍待。”

便去了药室配药。

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山药是臣药,茯苓、泽泻与丹皮共佐使。

“地黄滋肾,山萸养肝,薯药益脾,茯苓敛邪,泽泻清浊,丹皮泻火,”不善医的匡大东家对药材药性显然熟记在心,辨别着油纸包里的药,语带惊叹,“三阴滋补,补中降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小郁大夫真乃妙手天成!”

匡英的恭维听起来无比的真诚实意。

郁容没有多少得意的感觉,平淡地表示:“是先人之方神妙无穷。”

匡英琢磨着药方,闻言问了声:“此方莫不是改自八味肾气汤?”

郁容不清楚对方说的八味肾气汤,和他知道的是否一样,但也不便多加解释,就点了头。

“原来如此……”匡英沉吟了稍刻,“不知这一方剂该如何称谓?”

郁容没什么好隐瞒的:“六味地黄汤。”

匡英斟酌了一会儿,像是犹豫,又下定决心道:“小郁大夫,在下忽有一个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可能说不当讲了,郁容表示:“匡大东家有话便请尽情道来。”

匡英未直说其意,反问了一句道:“小郁大夫可有想过,将这六味地黄汤合成丸剂?”

郁容目露惊讶。

这位匡大东家大约是误解了他的意思,忙又补充说明:“匡万春堂固步已久,近两年正尝试着找寻不同的出路,也曾推出过不同的丸剂,可惜……”摇了摇头,无需明说,“不止是匡万春堂,现今市上流通的丸剂,粗糙有余、效用不足,着实鸡肋。”语气遂一转,“今见这一剂六味地黄汤,在下心有所感,虚损病证实为寻常,若能据此方制成丸剂,定求甚于供……岂不是得利又益苍生的一桩美事?!”

郁容一时无语。

能把卖药赚钱跟黎民苍生挂上钩,这位匡大东家真真是厉害。

转而又想,可不就是厉害吗?别的不说,这人的眼光确实敏锐异常。

须知,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在天朝史上,自打宋时问世,就备受推崇,一直风靡到了新时代,快被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

“……小郁大夫你以为如何?”

郁容定了定神,倒真思考起可行性:“六味地黄丸确为妙药,不过,某此先未尝试过制成丸剂,怕是……”

匡英顿时心领神会,笑道:“小郁大夫你过谦了,匡万春堂曾有幸购得你制成的曲剂,手法妙绝不提,药效亦是与寻常不同。在下相信,出自小郁大夫你之手的六味地黄丸,必是不同凡响。”

话说得着实好听,郁容却觉得“压力山大”。

匡大东家可不解他的心理,舌灿莲花,话说得不仅好听,更是满满的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想建立合作关系,以六味地黄丸为第一个项目,一个制药,一个负责推广、销售。

郁容听着听着,当真被说得动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