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1/2)

,让拥有“上帝视角”的郁容这才知道,英王信仰的那什么多诃罗耶教,跟前梁后人不无干系。

堰海之乱,固然是英王昏聩残暴所致,但所谓“前梁后人”,至少也得负上三四成的责任。

当初受蛇毒之害,身体一直没养好的聂昕之,在伤寒大疫中没染上疫病,却在霍乱中未能幸于难。

愣是撑着病体,他统帅着十万大军,平复了堰海的乱局,顾不得什么尊卑长幼,就地处决了英王。

“幸亏”有伤寒疫前例。

朝的医家们对应付霍乱,好歹有了些经验。

尽管二者病症不一样,霍乱比伤寒更严重,但这回真正因为疫病死的人,比伤寒一疫时还少上一成。

可偌大的一个堰海,遭遇了那样一场浩大的动乱,全州府的人几乎死去了七成。

然而不管如何,国坚强地挺过了这一次大乱。

万幸万幸。

这几年除了疫情,天灾之类的鲜有发生,没有遭到疫病肆虐的地方,勉强做到了安居乐业,好歹让遭受重创的朝,有一丝喘息之机。

不承想,没有天灾,却无法杜绝人祸。

比如,像只苍蝇似的四处嗡嗡的前梁后人,见缝插针就要生事作乱,每每都被逆卫及时解决。

但,凡人行事,偶尔难有纰漏之处。

身为逆卫副指挥使的赵烛隐中了尸蛊,如同行尸走肉,成了别人手里的提线木偶。

对副指挥使大人深信不疑的一众郎卫,为此陷入危局。

好不容易撑过了霍乱,身体再度受重创的聂昕之,不得不又紧急离京。

这头有惊无险,除了……赵烛隐生不如死,最后还是死了。

那边在禁中又发生了大事。

皇长子聂昶在救幼弟聂昀时,突发哮病,救治不及逝去了。

落水的聂昀也没能救上岸,窒息而亡。

圣人大受打击,一下子病倒了,病中彻查了聂昀落水的缘由,发现竟然是“公主”碗儿所为。

一怒之下将年幼的碗儿圈入天牢。

碗儿生母大闹不成,以死相逼,哪料圣人这回是铁了心。

以死相逼的宋昭容却是不慎,真的弄死了自己。

传到了碗儿的耳中,大受刺激;由于宋昭容之死,他被官家从天牢放出了。

不想,他竟当着其父亲的面,从楼上跳下,脑袋砸在了假山石上,头破血流,连脑浆都淌出来了。

圣人当场吐血。

待聂昕之匆忙赶回禁中,其只余最后一口气。

借着这最后一口气,圣人千万拜托,让聂昕之代为照顾唯一尚存的儿子盏儿,以及女儿大公主。

甚至要将皇位交给聂昕之。

可惜,连旨意也来不及下,圣人便驾崩了。

聂昕之没有遵从圣人的遗愿,并未有当皇帝,而是强势地扶持了不满五岁的盏儿登基继位,自己成了摄政王。

朝的连连变故,让一直虎视眈眈的势力蠢蠢欲动。

譬如北戎。

再如西琴。

以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前梁后人”。

北戎有几个村落,人莫名死光了。

误打误撞,北戎王发现了旱獭的“妙用”,便借西琴之手,交给了立志“反复梁”的常氏人手上。

便如郁容这回遭遇一般,仙门镇爆发了核瘟。

唯一“幸运”的是,接二连三的疫情,让朝人应对起新的疫病,熟练而“从容自如”多了。

但是鼠疫的可怕,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伤亡不计其数。

最关键是,便在这时,西琴发兵,直入西南道,北戎也南下,步步紧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