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1(1/2)

来呢,你先吃了吧,有事儿我与太太说去。”就走了。留下贾环原地望了一会儿。

贾母房里笑声一片,贾宝玉跟着王夫人进屋的时候,正看着贾母坐在榻上拉着个小丫头的手在看。迎春等姐妹三个也面带微笑,王熙凤在迎春姐妹对面坐了,都看着贾母问那小丫头的话。见王夫人与宝玉来了,贾母道:“你们来看看这个丫头怎么样?”

贾宝玉看去,这小丫头从身上的衣裳看好像是下午跟着赖嬷嬷的两个丫头中的一个,再看她的脸,柔眉亮眼,鼻子小巧,菱形的嘴巴,很可爱就是太小,约摸着比自己要小着点儿。是个美人胚子。

王夫人只看了一眼就道:“是个标致孩子。”

贾母道:“我看着也是,方才赖嬷嬷带着她来,看我喜欢,就把她送与我了。”

贾宝玉总觉得忘了什么事,忽地听王夫人道:“这丫头跟着老太太,也是她的福气了,”又问,“你叫什么?”

“回太太的话,叫晴雯。”脆生生的童声,听得出奶香味儿,却生生让贾宝玉脑袋上炸开了一个响雷。

38

38、妯娌生产宝玉入学...

晴雯如今看着也不过是五、六岁的样子,看着挺神,举凡幼小的动植物都是粉团团一般可爱,晴雯却是比可爱更要可爱一点,自是得贾母的喜欢。新来的小丫头再可爱,也比不过自己的宝贝孙子,贾母笑过一回,又命琥珀:“带下去抓果子与她吃,安排好她的住处,身上的衣裳也依着丫头们的例置办。”琥珀应了,又带晴雯下去,晴雯又给贾母磕了个头才去。

贾母笑吟吟地看她去了,又把贾宝玉叫到身边来:“你生日将至了,七岁了,算是半个大人了,从今儿起,这装束就换一换了罢。”贾宝玉道:“真的?”脑袋上扎着两个包子不是包子、牛角面包不是牛角面包的东西,贾宝玉也很。

贾母笑道:“鸳鸯,把今早送来的东西给你二爷拿来。”鸳鸯笑着进了里间,捧出一个托盘来,盘上几只檀木裹金的匣子。贾母伸手一一掀开来,贾宝玉伸头去看,只见匣子里放的是发冠,多半是金冠都是大红的系带,有嵌珍珠的、有镶宝石的、有缀美玉的、也有前饰红缨的。另有两个素白银冠上有蓝色系带,旁边是几条抹额,都全是大红颜色的了,上面的纹饰也不相同,有二龙抢珠的、有法螺的、都细细地镶上珍珠一类宝贝。

贾母对宝玉道:“从今往后把头发改梳成大人模样儿了罢,这些交给袭人好了。”王夫人道:“既是老太太说了,你且回房去拾了过来给老太太看看,只是这头发四周一圈儿仍短,可怎么好?”贾母端详了一下,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叫人把那一圈儿短发梳成小辫儿再总攒上就是了……”

贾宝玉嘴角一抖,小辫儿小辫儿小辫儿……我不是非洲人吖!老子不要非洲头!卷发就该配晚礼服,长袍马褂对辫子!怎么可以胡搞?然而老太太发话了,还特别指了自己屋里的梳头丫头跟去给袭人做现场指导。不想这头不是像贾宝玉想的那样非洲,而是先把能拢的头发全拢到头顶做一束,再把四周的短发拈一缕编一道、编做一圈儿,最后把小辫儿一块儿聚到头顶,挽成髻子。再加紫金冠、上簪子固定了,最后系好系带。

袭人一面看一面默默记住了,又谢了梳头的丫头,把素银冠好放到最里头,其余几顶冠子却是放在眼面上的。又打水给贾宝玉重洗了脸,换了衣裳,众人这才拥着他往贾母正房而来,贾母与王夫人看着贾宝玉换了装束,果有些小大人的模样,都感欣慰。贾母就命传饭,一时三春等也各各告座坐下。一顿饭吃完,都开始讨论贾宝玉的新打扮。

王熙凤道:“要我看,宝玉这几顶冠子是好的,只是这衣裳还不太相宜,式样总要换过了才成。总没有梳了大人头,反穿孩子

38、妯娌生产宝玉入学...

衣的道理。”贾母与王夫人都说王熙凤仔细。王熙凤道:“衣裳式样都是现成的,料子也都备下了,只是宝玉的衣裳先是大姑娘的手笔,后都交给这屋里的丫头了,现要请老太太示下,竟是交给针线上的人呢还是依旧叫丫头们动手?”

贾母道:“日子紧,丫头们还要伺候宝玉,怕忙不来,如今且把外头大衣裳交给针线上的,贴身的物件儿仍由丫头们做去。这些事情竟是丫头们仔细些。”王熙凤领命而去。

晚间贾宝玉洗漱过了,穿着件家常衣裳,握着《孟子》死记硬背。袭人过来剪了一回烛芯,捧了热茶来,又退到外间做针线了,多宝格子上头的时辰针滴答滴答地走着,贾宝玉抬头一看,八点多了。这时外间忽传来一道女声:“袭人在么?宝二爷可曾安歇了?”袭人起身走到外间,却是王熙凤派人送了衣料来。

袭人让了一回茶,又谢了一把钱:“宝二爷在温书呢,劳烦平姐姐跑这一趟了。”贾宝玉就扔下书,自趿了鞋出来,又礼让了一回,见平儿也有婆子掌灯笼相伴,便不使人相送。

贾宝玉生日这天,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虽是稚童脸庞,却是大人作派,显得分外可爱。贾母一乐,又命排戏酒,又叫几个老嬷嬷领着去给贾政、贾赦等磕头。

贾赦对贾宝玉没什么挑剔,赏了东西挺值钱的鼻烟壶、香料等物,就推说身上不好让贾宝玉回去了。贾宝玉到了贾政那里,也没挨说。贾政见贾宝玉一身亮色进门,又改了装束,乍一看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又觉贾宝玉有些大人样子了,更兼贾珠回说贾宝玉书背得齐整,又镇日寻问读书上进之事,贾政一时高兴,再没有板着脸训斥。

只是严肃道:“你大哥哥与你说过了?过几日我便亲与太爷说去,让你去家学里读书,务要自修内省。”贾宝玉低眉顺眼地答应了,贾政觉得满意,这才放人。

孰料贾母不同意了:“如今天气太热,家学里又没冰盆,也没打扇子的人,热坏了宝玉可怎么成?”她这一说,王夫人也担心了起来。自贾珠大病之后,王夫人对儿子们的身体分外上心,听贾政说什么:“玉不琢不成器。”便附合贾母道:“老夫人说的是,老爷说得也有道理。只前儿听珠儿说,宝玉的《四书》也还没背全,不如且让他在家里背全了,再去见太爷。一来背齐了书,带出去考较也体面;二来等背全了,天气也凉

38、妯娌生产宝玉入学...

快了。”

这话看着是各退一步,实则是偏帮贾母,贾政偏听不出来,居然也点头应了。贾宝玉便依旧在家中背书,只等天气凉快了再去家学里。这边贾母与王夫人早各下了束并各色礼物来,又张罗着给贾宝玉添置出行的行头。又因贾宝玉七岁了,王夫人便与贾母道:“老太太,老话说‘七岁男女不同席’,他房里的规矩也要立一立了。”贾母道:“这话说得是,宝玉又要出去读书,房里的规矩是该立了起来。”两人又商量着把宝玉房里二、三等丫头放了一批,另挑了几个与宝玉年纪差不多的小丫头充作洒扫粗使的,又指了几个二等丫头,分别叫麝月、秋纹、碧痕等。

贾宝玉也不管这些,只算给几个散出去的丫头赏钱这几个散出去的多是当日元春留下的丫头,贾宝玉念着与元春的情份央了贾母把人留下,此时到了年纪要出去,自然要表一份心意。

理会过了这些事情,贾宝玉只管一心背书,只等背完了功课好入家学。王熙凤虽是孕妇,却依旧争强不休,又奉命张罗着给宝玉修缮整治外书房诸事。贾宝玉的外书房与贾珠外书房只一墙之隔,贾宝玉背书习射的间隙也会往那里晃一圈儿,可巧这日却遇到个监工的人。看他的打扮并不富贵,然底下人却叫他“璜大爷”,贾宝玉略一思量便知这位大概是后街上住着的贾家亲戚了。

回过来问贾珠,贾珠也不明就里:“许是亲戚帮忙罢。”贾宝玉心说,他无所事事到咱们家来当个监工?唔,搞工程的油水大哦!切!好好的爷们不去读书求上进,偏跑到亲戚家里来捞油水,荣国府还偏养着他们,真是……这一家子都这样了,要是再不败落,真是没天理了。

贾宝玉腹诽已皆,继续背书,总不能跟着他们一块儿死吧?然而书没背完,王熙凤要生了!她身体底子是不错,却架不住日夜操劳,还要分神提防着贾琏拈花惹草,生得时就很有些艰难。捱了许久,方生下一个女儿来,合府都称之为“大姐儿”。李纨与她隔了两日,也临盆产下一子,却比她生得容易些,这生下的就是贾珠的次子了。王夫人与贾政自是高兴,贾宝玉也欢欣鼓舞。王熙凤有些失望,却不担心,儿女嘛,继续生就是了。坐过了月子,依旧管她的家。

王熙凤与李纨双双出了月子,贾宝玉的外书房也完工了。这时没什么化学材料,房子装修完了也不过是略晾一晾湿气、走走味儿就能用了。又忙着搬书房,桌案、书架、屏风、帘幕、坐椅、卧榻……一股脑地摆好,把《四书》、《五经》塞进书架,文房四宝放到案头,名人法贴、字画藏的藏挂墙的挂墙。贾赦又友情送了一整套的二十

38、妯娌生产宝玉入学...

三史并资治通鉴,连书匣架子都配得齐整。贾珠与了一套《四书集注》,贾珍送了两方澄砚,余人各有礼送。

贾政就命贾珠领着贾宝玉去见掌家学的贾代儒,王夫人又命备下单给代儒的束表礼,连给代儒妻子的尺头等物,一并送到。

贾宝玉见贾代儒倒是有些为人师表的风范,贾珠对他也恭敬,当下把对家学的怀疑减了几分,只是觉得贾代儒未有些老了,该到退休的年纪了还在上岗,对家学难有监督不到的地方。

那边贾代儒对贾珠兄弟倒是满意,一来是吃得宁荣二府的饭,二来两府子弟给的束又多,更因贾珠自考的功名,贾代儒这个做老师的脸上也光。当下师徒两个又说些“破题”、“束股”的话题,贾宝玉听得半懂不懂,无聊地在一边数蚂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