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1(1/2)

,家里平白少了一个人,老太太、太太每日都是要见你的,你道是那么容易瞒的?”贾宝玉一脸懊丧。贾珠道:“少动歪脑筋了,去写字去!太太那里我去说。”贾宝玉又谢过贾珠,央他千万帮忙才离开。

王夫人依旧不赞同,贾珠道:“我也不想他这么小就下场,只宝玉从小就是个有自己主意的。太太看他从小到大,要做什么就一门心思地去做。从没人逼着他读书,他偏能坐得住,自从习字就冬夏不缀,每日必写够了二十页的纸才做旁的,可见是个心志坚定的。这回要是拧了他,怕他会想左了。”

王夫人想了一回,觉得贾珠说得不错,小儿子确是个有自己主意的。遂问道:“依你看,宝玉下场有几分胜算?”

贾珠道:“要说去秋闱、春闱,那是笑话,然县试、府试却是无妨的。我原想叫他多磨一年,到时候能搏个案首也是光,只他却对案首并不看重。”说着摇了摇头。王夫人又想了一回,最终拍板:“就叫他试一回!没得再来与我闹。”两人又回了贾母与贾政,贾母也是先问贾珠:“宝玉做的文章你看过了?我常听说十年寒窗,宝玉才读了几年书?这么下场是不是嫌早?”贾珠道:“勉强也使得,不过是叫他试试手。

52、李纨生女宝玉备考...

”贾母道:“他小孩子家这么早下场,吓着了怎么办?你不也说那号房太吓人的么?”

这就是不同意了。贾珠松了一口气,希望贾母的反对能阻止得了贾宝玉。不料贾宝玉也发了狠,亲自寻贾母:“老太太,左右是考试,怎么能吓着了?”我真的是久经‘考’验的啊!“老太太要不放心,咱们在家里间出个小隔间来,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旁的不说,号房还能比床小么?整日睡觉不也是在个小格子里的么?”

贾母拗不过他,让贾珠监场,贾宝玉窝在两着纱帘间出来的小空间里连写了两篇作文,这才勉强同意了。这件事反倒提醒了贾宝玉模拟考试!他也狠得下心,把自己关到小隔子里整整两天,就为试验承受能力。坦白地说,是很闷人,但还能忍受。他这举动倒把贾母吓了一跳:“要考就去考,别折腾自己了。”又吩咐准备贾宝玉考试要用的东西。

贾珠陪笑道:“要到开春呢,老太太先不用急的,我先给他找保人去。”说着横了贾宝玉一眼,贾宝玉唯有陪笑而已。

至于贾政的意见,不幸被大家忽略了,只是通知了他一声而已自从贾珠中了进士,至少王夫人是以贾珠的话为准的。而涉及考试的事情,贾母还是觉得贾珠比贾政更内行一点。可以说贾宝玉选贾珠作为突破口,在这件事情上是选对人了。事实上,贾政自己在这件事上头也轻易发表意见的。贾政听王夫人问:“老爷觉着如何?”随口就道:“珠儿说看着行?”王夫人道:“是。”贾政便不再问。

县试的日子是固定的,贾宝玉重排了计划,开始闭门读书了。贾珠果然给他弄来了历年真题,又找到了一些往年范文这于混翰林院且有个祭酒岳父的贾珠倒不难。又与王夫人议了贾宝玉的考试地点贾家祖籍是金陵,按说要回原籍考试,然贾宝玉太小,当然不能远行,便按着贾珠当年的做法,又略一活动,按着现住址报名考试。

贾珠对贾宝玉的事情十分上心,然而也恼他在此事上太过刚强,照顾之余也是咬牙切齿,对贾宝玉的功课要求更高。贾宝玉自知理亏,无论贾珠如何拾他,也咬牙认了贾珠自己也要继续深造,真正拾他的时候也不多,无非是罚他多写两页字,或者是磨一缸子墨而已。

如是过了月余,这天贾珠又得假回家,从袖子里抽出一叠纸来丢到贾宝玉的案头:“仔细看了吧!哼。”贾宝玉捡过来一看,是上次贾珠拿走的自己的作业,上头已有了不少批改,看字迹不像是贾珠的,不由拿眼神问贾珠。

贾珠几乎要呲牙狞笑了:“我求了唐学士给你看的!长安知县、学政皆慕唐学士才华,你

52、李纨生女宝玉备考...

仔细把这些批都吃透了。”贾宝玉喜不自胜,这简直就是得了标准答案了,虽然考试不一定是这些题目,至少也能摸到阅卷标准了。

贾宝玉觉得对自己的哥哥狗腿一点是完全符合正人君子的要求的,所谓兄友弟恭嘛!上前拉着贾珠坐下,又是斟茶又是捶背,把贾珠弄得又好气又好笑:“罢了罢了,我还是去看兰儿吧,可别错眼不见又出来个牛心左性的。”

贾宝玉冲贾珠扮一个鬼脸,又送他出了书房,才回来研究唐学士的风格。

过年的时候贾珠得了年假,带着贾宝玉去四处走动,贾宝玉这才真正地接触到了读书人的圈子。与平日所见的世家还真不一样!世家见面是先问候七大姑八大姨,然后就是八卦,内容从某家与某家要联姻这两家大概是门户相当到某家家里养的戏班子不坏,再到某处红戏班子里的某戏子唱得好,转过头又扯到谁家添了孙子,等等等等。下面会有更深入的话题你家在某处当官的亲戚帮我摆平了某件官司,谢谢了,以后你有事我也会帮忙这一类的话贾宝玉偶尔能听到,但因为以前年龄太小,再严肃一点的内容他就不知道了。

读书人见面,也是先打招呼,然后依着各人的考试名次、年龄等叙座,接下来会说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而后有了兴致就会作诗,互相品评,他们的深入话题可能就是天子圣明我辈当报效朝廷然后热血一番,或者是说某官不好,或者是说某家仗势欺人御史真该参他!说完这些,可能又说到某人风仪真好,某某的老师德高望重。接着可能是互讨墨宝……当然这是菜鸟的圈子。更高级一点的,比如见到李守中,他会先问贾宝玉读了什么书,又点评两句,再提醒一点注意事项。至于两只老鸟的碰面,贾宝玉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待考。

贾宝玉跟着贾珠转了一圈大概了解了一点读书人的想法,又要四处走亲访友,一个年过得分外地忙。

三十晚上,贾宝玉照旧是比别人睡得早的,林黛玉因身子弱些,贾母也叫她先歇息。贾宝玉听着外头的爆竹声有些睡不着,便在灯下胡乱翻着本书,这时晴雯打帘子进来了:“二爷还没睡?既没睡就去看看林姑娘罢。”贾宝玉道:“林妹妹怎么了?”晴雯一撇嘴:“她独一个在这府里,还能怎么了?”贾宝玉知道林黛玉这大概是感伤身世,她想家了。

再看晴雯着急的样子,估计是自己经常打发她与林黛玉说话,心里向着林姑娘了。想林黛玉大过年的时候与父亲相隔几千里也确实难熬,便道:“我去看

52、李纨生女宝玉备考...

看她。”袭人本在一旁听着,此时道:“二爷要看林姑娘,也先穿了大衣裳。”贾宝玉道:“就这两步,冻不着。”袭人已抄了衣服上前要给贾宝玉披上了:“冻着了可不是玩的,就是二爷自己不在乎,老太太、太太难道不心疼?怕林姑娘也要不自在了。”

贾宝玉只得胡乱把衣裳套上,急急往林黛玉房里去。林黛玉却没睡,只靠在熏笼上,正垂泪呢。看贾宝玉进来,连忙拿帕试泪,又起来道:“大冷的天,你不歇着跑过来做什么?”

“妹妹不是也没歇么?”

“老太太还没回来,哪有先睡的道理?我歪一会子,已是老太太心疼我了,哪能再轻狂了呢?”

贾宝玉觑着林黛玉的脸色,小心地道:“妹妹想姑父了?既如此,不如常与姑父通通书信,也好叫姑父放心。”林黛玉道:“又要叫人来回地跑。”贾宝玉道:“这府上真不少这几个跑腿的人。”这是实话,荣国府养了一堆的闲人,白领钱不干事的多了去了。

林黛玉还是摇头,贾宝玉道:“妹妹不方便说,我与老太太说去。”林黛玉忙拉着他的袖子:“你急什么?我是受老太太、太太照顾的,三天两头打发人给家里送信,倒显得在这里住得不好,没得叫老太太挂心也显得生份了。”

贾宝玉笑道:“我给妹妹添一句:没的叫人来回地跑,又要说我生事了。是也不是?妹妹要是烦恼这个,却不麻烦的,现我倒想请教姑父些功课上的事儿,正要求老太太打发个人去送信呢,就怕扰了姑父。妹妹可要捎信问安?妹妹再不好意思,便央姑父往后都打发人往这里送信,也不使唤府里的人跑腿,岂不更好?姑父生日、各式节日,不能承欢膝下,问候一声还不应该?”

第二天晚上,林黛玉一手捧着手炉子一手捂在盖子上焐着来看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正在吃面条,林黛玉把手炉子往桌子上一放,另一只手一抬,却是只小小的桃子,被手炉子焐热了,烤出一点香气出来。

贾宝玉咽下面条一抬头:“这可是难得?是前儿宫里赏下来的么?老太太统共也才得了那么几个,你留着尝鲜儿罢,我这里还有呢。”

林黛玉一皱鼻子:“又不是给你的,”又说,“你那面还有么?”

贾宝玉一愣,眼珠在面条和桃子上一打转:“妹妹有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