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73(1/2)

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迎春属于那种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要没人多关心一下,迎春自己就能因为懦弱忍让养大了别人的胆最后作践死她自己。

这恰与贾政想到了一起,贾政是天然喜欢读书人,贾赦如今又是那样的情况,作为叔父,对于侄女的婚事,他当然要拿个主意,还要让人家嫁得好,他就更要挑个自己认为最好的侄女婿了。人选莫过于诸如李守中这样诗书世族家的公子,或是新科的进士一类了。

诗书世家,说句实在话,人家也不大看得上迎春她是庶女。门当户对的勋贵人家很有可能因为利益关系娶个庶女做正妻,在诗书世家这样的可能性就降了五十个百分点不止了。于是进士们就成了很好的选择,贾珠的同年们大半成家了,贾宝玉的同年似乎还能剩下两个,秦璃似乎条件不错。然而用看女婿的眼光一看,秦璃似乎有些过于钻营了,贾政先就不喜欢了。在贾宝玉等看来,男人钻营不是毛病,问题是迎春能不能配合上丈夫的脚步?这是很考验丈夫人品的一件事情,经过仔细探听秦璃平日行为再一分析,贾家男人们总觉得这人的行为有点眼熟对了,贾雨村似乎跟他性情很合拍?一摇头,把秦璃给否了。

贾琏素来对这个妹妹不上心,要是让他说:“不如在京中当对的人家里择庶子嫁了,也算是登对了。”话一说出来,贾母脸就有点沉,贾政等也不大高兴。平日里迎春再不会讨人喜欢,她也是贾家的女儿,岂能低嫁?

贾政犹豫了半天,依然不放弃把侄女嫁个读书人的最低准则,贾珠与贾宝玉也反对迎春不适合在复杂家庭里生存,最好就是贾府,看在血缘、规矩、体统上,无声无自习做个木头人,然而嫁了出去哪能与在娘家一样呢?不如像当年荣国公那样寻个父母祖上没什么势力底子清白的少年读书人给嫁了。贾宝玉今天还背了这么一个继续考察有无合适姐夫的任务。

四下溜了一圈儿,大半是娶了的,留下几个除了秦璃这样准备在婚事上有所借力的,那家底子也太薄了点儿,怕与迎春过不到一块儿去。贾宝玉还有一怕,这世上还有一种生物叫做凤凰男,真要遇上那种人,还不如找个世家

106、迎春待嫁八卦流传...

的庶子嫁了呢。左思右想,心不在焉,一想比自己晚了一轮入仕的新人们如今还年轻,估计还有不少好料,唐佑的夫人十二日过生日,正好趁机拜访老师并请推荐。

唐夫人的生日也很热闹,这样的人家宴请的路数都是一样的,官客、堂客两拔分开,各归各的。因唐佑是贾宝玉、贾珠的老师,荣府这里贾母、王夫人都备了礼去,王夫人还亲自去了,因是唐夫人生日,送的就是宫缎、屏风、珠宝一类,又搭上前番薛蟠所赠之南方土产。唐佑桃李满天下,几个皇子与皇弟虽不亲至,也都打发人送了礼物来,那边唐佑并不出来迎客,只是他的两个儿子出来接了,开席的时候唐佑出来晃了一圈儿,过了一刻推说不胜酒力下去歇了,暗下却悄悄叫小厮把几个得意门生叫了过来叙话。

贾宝玉与贾珠都在其中,贾宝玉看了看,唐佑的学生还真不少,比自己早十几年入仕的人里都有他的学生。唐佑先问了各人情状,各种勉励了几句,又道:“各人各安本份就是,这两年朝中略有些小波折,并碍不着你们的事儿,没事不要乱蹿,给别人省事就是给自己省事了。”众听了一道应了。唐佑又对贾珠道:“你岳父不日将奉旨返京,今儿后半晌才下的旨,明儿才能见邸报呢,先与你说一声儿。”外面小厮咳嗽一声:“老爷,外头席上有人叫叶大人。”唐佑道:“你去罢,你们也不必一窝蜂回去,没的叫他们多心。”几人分了几个批次走的,贾珠犹豫一下,按按贾宝玉的肩膀道:“我先回席上。”贾宝玉自然就落到了众人的后面。

唐佑见人散了,笑对贾宝玉道:“可有要问我的?”贾宝玉道:“问的且没有,麻烦您的事儿倒有一桩。”唐佑道:“且说。”贾宝玉便把迎春的事说了:“性子太好了,我父亲又恐有负于伯父,举棋不定,只是一生羡慕文雅,必要许个读书人。祖母说了,不要什么样高门大户,可靠的人家就行。”唐佑颔道:“这却不难。”贾宝玉松了口气,有唐佑做保人,就等于是这门婚事另一个隐形的靠山了。这才谢了唐佑,唐佑道:“你倒沉得住气。”贾宝玉道:“我这是面壁十年图破壁呢。”唐佑道:“你且说说。”贾宝玉道:“说了您可别骂我,”把平安州的推测说了,“本是私密事,说了出来是我不厚道,又没见显兆,说出来了又是动摇人心。只是我想着,早些有对策也是不坏的。”唐佑固然不是书呆子,然而于军事上也不很通,大约又问了几句对策,也不谈这个了眼下并不适合跟皇帝说这个,看得比别人远只适合默默地根据剧

106、迎春待嫁八卦流传...

情去开金手指做而不适合高声去说。扭头回去就调了平安州节度使的个人档案来看,又把平安州的情况略微熟悉了一下,唐佑的立场很简单,没事,最好,有事,他能在第一时间把相关资料向皇帝说个大概,最后把他的贾学生推出来分析一番,贾学生表现得好一点,又是个上升的机会,自己也得了个荐才的美名,两全其美。

至于平安州,在唐佑那里,不好说这个地方不重要乱就乱吧,但是它又真不是江南那样的纳税大户,是可以先放一放的。眼下倒不如把贾学生托的事情办一下,这样的大事,想来也是荣府借贾宝玉之口相托的。那边唐夫人也接到了王夫人的请求,唐夫人一想,也不是什么大事,贾府姑娘应该不差的,先提出见一见迎春。郑宗周家的宴上,两位夫人会师了,唐夫人一看迎春,大概就掂出了她的份量,心说,这个媒也算好做。回来与唐佑一说:“不是个会闹得家中鸡犬不宁的姑娘,性子好,虽然有些软,我问一句才答一句,说话倒清楚,管家也不至于乱的。倒是可以说合一下。”唐佑本有此意,也点头答应了。

唐佑说媒也不是随便说的,迎春的情况也挺普遍的,荣府这样的人家哪个男人没几个小老婆?庶子庶女也就不少,唐佑从学生里选了一个,长安县人,比贾宝玉晚一年中的进士,姓张名靖,没考入翰林现在工部做主事,家里父母都在,守着几十顷地,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最重要的是性子恬淡,不争不失。两下都通了气,男方还怕‘齐大非偶’,无奈唐佑作保,唐夫人又邀张夫人在唐府见了迎春一面,因性情不坏,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王夫人还说:“委屈二丫头了。”贾母心里却是清楚的,这个二孙女的份量压不住太复杂的场子。王熙凤道:“太太放心,二妹妹也是愿意的,她也有自己的陪嫁,委屈不着她。她自己也说了,只要日子舒心就成,家业小些事儿少些,她也不用很吃力。”贾政道:“也该与大老爷那边说一声。毕竟是孩子的父母亲。”得,大家把这两人已经忘了。邢夫人虽病着,名义上却是迎春的母亲,迎春的事应该由她作主,事情就巧在这里了这又是个封建男权社会,贾赦不能拿主意的时候,贾政的意见尤为重要,邢夫人养好了伤一出来,迎春都开始要订婚了,见贾母等又是同意的,只能把气往肚子里咽了在这府中,她已是失势的人了。形势比人强,邢夫人打定主意守好自己的私房,迎春的嫁妆却是公中早就定例的,贾母、王夫人还添了几件屏风摆设一匣子首饰,王熙凤是几件西洋玩器并怀表,宫中元春也赐下宫缎、首饰,李纨那里寻了两本棋谱并一副内制的琉

106、迎春待嫁八卦流传...

璃棋子,姐妹们亦各有相送,也十分丰富。

因有贾琏这个亲哥哥在,他又是惯常处理内外事务的,贾珠与贾宝玉也乐得清闲,只在放定的时候露个脸与张靖聊天喝酒。张靖是京郊人,又在京中做了两年官,于贾府的佚事也是听闻过一些的,原本是不大乐意娶这样‘大家女’的,但是母亲说看着没有小姐脾气,又是唐佑作保,不大好推辞。再者舅兄贾琏虽然不是一路人,但是老婆的堂兄妹却是科场前辈,又细打听了荣、宁分宗,这才同意的。到了荣府,见府邸壮阔,叔丈人贾政对自己倒亲切,并不以势凌人,家中奴仆也是训练有素看着挺有规矩,心里便满意了。就凭这些,哪怕老婆不尽如大家说的那样好,只要她为人端正,自己自然也敬她如宾。

荣国府其乐融融,恭敏王府里阴风惨惨,又是一年炭敬时。本年度恭敏王千岁除了入了丰厚的炭敬、各色古玩珍宝之外,还额外获美婢四名、狡童两个。送婢子的是登州知府,按规矩,一省的冰炭敬都是统一由各地进到省城藩库,再由总督或是巡抚出面送的,当然给权贵人物的古董字画乃至大变活人不在其中。这些额外的东西更能见各人的心思了,徒忻少年,自然有人打这方面的主意。

徒忻很恼火,闻讯而来的徒愉跳脚大骂:“太妃薨了不足一年,那是庶母,得守一年丧的,这么明目张胆地送女人来,不是害人么?”为了这位太妃,今明两年皇室的产量明显下降了,淑太妃都没敢进一步给儿子塞女人,只好干着急,徒愉更是被养母严令必须老实。徒愉脸上非常不好看,放在平时,他倒是非常愿意欣赏他十六哥偶尔吃个小瘪,眼下的事情却牵扯到太妃薨讯。

怎么办?还是不?徒忻把婢子转手就送了人。可俩小厮要怎么处理?男女毕竟有别,光女的就罢了,这男孩儿,他还真厚不下脸皮送人,了,人家说你好男色(谁都知道送漂亮的男孩是给你做什么用的),不,还是说你好男色(你要不拿他们做什么,何必这样避嫌)。

徒忻想的却是别的事情,一、我是好色的人么?不然为什么送我这个?二、送的目的何在?婢子就算留下了,也就是放到后院的事,小厮是个可前可后的位置,真要是机灵的打听了什么消息漏给原主子,后果可大可小。得,他把人当间谍了。有胆子在我这里放间谍?唔,或许有些用处……徒忻沉思着把小厮留下,放到前院听使了。

京中的小道消息素来流传很快,恭敏王了娈童遣了美婢的事情传开了。贾宝玉近

106、迎春待嫁八卦流传...

来四处吃酒,李守中回来了,接风洗尘,他算是半个弟子加上亲戚;如今贾兰渐大,又有代儒年老多病,且力不如以前了,他教点基础课程还行,贾珠、贾宝玉的八股后来多是托李守中等人点评或是看前人范文摸索出来的,干脆按月奉五两银子供奉代儒且不令贾兰去学里,而在家中另聘了西席,乃是丁忧回家的一位两榜进士,如今正在京中谋起复,眼看干等也不是办法,正好谋一西席一面教一面等;又有同事的婚丧嫁娶好几起;冯紫英等商量请他吃酒……酒席多了,八卦也多了,其中一条就是恭王纳美童。冯紫英说的时候,贾宝玉一口酒险些喷了出来:“他?真的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