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2)

了。

接得快了显得殷勤,平白跌了吕布身价,反倒不美,不如不急不慢,挑细选一番燕清也是顾着把劲儿的,今日他们看吕布不上,明日便叫他们高攀不起。

士族之女多知书达理,样貌端正,女行可圈可点,然一旦不甘心做个附庸,有意为祸,则祸害连绵。荆州刘表的后妻蔡氏不就是个中翘楚?

可当初势单力薄、不得不孤注一掷地单骑入荆、不成人便成仁的刘表的情况,与兵势强盛,勇武无敌的吕布大有不同。

妻族势大,虽可助夫一臂之力,加强巩固当地内政实权,达成两厢和睦的双赢局面,却也意味着要处处受其掣制。

对目前手持利剑,又背负皇恩,已是说一不二,暂能压得世家大族敢怒不敢言的吕布而言,这些助益堪称可有可无,与它能带来的弊处相比,还稍逊一筹。

对于开疆扩土这种风险与益同样大的决策,主公且愿一拼,可世家大族的态度,定是以稳妥守成为主,由史上那同是大族出身的东吴名将陆逊的表现就可见一斑了。

吕布自身悍勇,带起全军都具备那敢拼敢杀的劲儿,征伐中大逞雄威,根本不适合步步为营、防守反击的保守打法,只要打得憋屈,他就沉不住气了。

再者,燕清可清楚得很,吕布在择偶的审美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看脸看胸的男人,又见过貂蝉这世间罕有的人间绝色,连她都未能迷惑住他,那寻常仕女的姿色,如何能将他打动?

怕是在最初的新鲜感一过,就如对严氏魏氏那般置之不理了,纯粹当个摆设,如此一来,他们期待的孩子又哪儿冒得出来?

在这新贵频出,旧豪岌岌可危的东汉末年,燕清并不觉得做割据一方的军侯正妻,就需要多强大的背景。如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卞夫人,出身卑贱,不过是以声色谋生的歌伎罢了,却极有见识勇气,又给曹操生了好几个出色的儿子,不就随运而上,顺利成了继妻,最后被追封皇后。

吕布较曹操在行事上还更离经叛道,大胆妄为一些,何不先多逑淑媛,让子嗣旺盛,再等自身足够强盛,不惧影响了,再择优录用,找个贵党名族之女做锦上添花的正妻?

可惜众所周知的是,年纪轻轻的燕清自己嘴上没毛,后宅中尚且空空如也,再放这些个厥词,也只被人一笑置之。

燕清起初还认认真真地劝了几回,后来见他们完全不听,只一昧开始物色主母人选,也就懒得赘言了让他们忙活去吧,反正最后得让吕布亲自过目,点头同意才作数,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多半不成的。

而燕清有意阻挠这桩婚事的举动落在吕布眼里,就不经意地成了一把被温水汨汨化开,甜得腻人的糖。

让他面上不显半丝风浪,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快乐开了花。

重光如此不愿他娶妇,莫不是亦心悦于他?

吕布还没自个儿偷着乐上多久,燕清接下来的举动就犹如给他迎头浇了一盆冰水。

这还得从短缺校舍与工坊一事说起。

为确保秋丰茂,春耕时就得将民夫悉数投入,不到迫不得己,不能轻易挪作他用。显而易见的是,此时不适合兴师动众去建造兵营校舍的,可兴学施教的甜头燕清已然尝到,又怎愿意耽误整一个季度的功夫?

燕清略作思忖,立即想到那宽敞明亮,房间又多的宅邸,可不就有个现成的摆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