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1/2)

2章农夫与蛇

说实话,会有那么多连董卓的暴虐都能忍着不走,不愿背井离乡的那几十万户长安百姓,宁愿弃近在咫尺的天子而不信,也要慕吕布治下三郡的宽惠政策之名而来,是大大地出乎了燕清的意料。

毕竟这一程路途遥远,行来凶险,需要的可不只是决心。为何舍近求远,直接去投靠五斗米教盛行的汉中张鲁不是更好?

燕清很快又想起来,因益州牧刘焉未死,昏头昏脑的刘璋自然就没有继位,而那与刘焉交往甚密、容颜美丽的张鲁之母也没遭到杀害,张鲁也不可能脱离益州辖制,让汉中自立了。

在百姓眼里,连天子都自身难保了,刘焉汉室宗亲的名头,又能值钱到哪儿去?

跟广为流传的治理有方、人民和乐、就算难有些战事也鲜少波及治下黎庶、施行仁政德政的吕布相比,明显后者才是活命的保障。

饥荒蔓延,仓房里那本就所剩无几的余粮,可不会因小皇帝越来越少的颜面就放缓减少的速度,就跟已是十室九空的长安城一样,变得空荡荡了起来。

刘协还眼巴巴地等着外地的臣子们送粮食来,苦苦支撑,皇帝与妃嫔的份例一再缩减,可节源也不过能多拖一时半会罢了。

养不起那么多宫人,就只能放他们出去。可他们的家人多半都已随大流迁走,又哪儿有他们的活路?

他们大声嚎哭,拼命哀求,也还是被侍卫铁青着脸赶出宫门,只能挖食城郊的草根野菜,勉强维生。

马腾如此无情无义,也叫刘协倒尽了胃口,正所谓恨屋及乌,连马云禄那千娇百媚、楚楚可怜的面容,都没法让他生出半点往日的怜爱了。

在粮食只够满朝公卿吃上五日的要命时刻,发出各地催粮的诏书陆续到了回应,往常就有进贡的华阴县将军段隈和河内太守张扬还好,只公正客观地阐明了如今他们辖地也遭蝗虫荼害,百姓忍饥挨饿,他们尚且自顾不暇,只能勉强挤出一些了。

刘焉刘表却过分得多,直接狠哭了一顿农田被害得颗粒无,人相竞食的惨状,还道已难以支撑,请求朝廷拨款赈济。

这何止是一毛不拔,还反过头来向他要粮了!

把刘协气得浑身发抖,摔了手里的折子,当朝把那俩厚颜无耻的同姓远亲给骂了个体无完肤。

其实地方遭难,朝廷赈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偏偏刘协这由董卓捧上皇位的稚龄皇帝,空有虚名,而无实权,连各地征的税赋,都只入了当地州牧的钱囊,刘焉等人当时对董卓的暴行袖手旁观,对他的窘境,显然也是一清二楚的。

要不是他还占了皇帝名头,只怕这气死人的敷衍奏折,都懒得送出天逢大旱,又有蝗害,田里的粮食被糟蹋了个遍,也的确是叫他们焦头烂额地大难题,哪儿有心情应付天子的无理取闹?

敛走天下大半财富的董卓被诛杀时,他所留下的那些粮食宝物,可都被吕布和朝廷给瓜分了,哪怕只是占了小头,也足够吃个十年五载的,居然被他那么快就花殆尽,张口就找他们索要,怎能纵容这种无理取闹?

刘协却丝毫不能体谅他们的难处和窝火,依他看来,这天下是大汉的天下,而他是上天之子,是这江山最名正言顺的唯一主人。别说是一些钱粮,他们所拥有的,不都该是属于他的?

这时就更凸显出吕将军的忠诚勇义了。

吕布只客客气气地表示,尽管袁绍与公孙瓒联军南下,致他身陷战事之中,钱粮吃紧,但也断不能叫天子落入如此窘境,只恳请陛下候上一些时日,他们已让燕扬州亲自领兵,即刻出发送来一些钱粮,好渡过这段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