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2/2)

最后倒成了唐筝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船。

两艘木船解开拴着的绳子,向着上游划去。

作者有话要说:上班码字贼刺激!

不说了,再不干活回不了家了……

第64章煮盐

这条水路挑的极好,刚入秋不久没什么风,又是顺流而下,除了深夜需要上岸睡觉休息之外唐筝他们几乎都待在船上。

连夜赶路,乘船要比在岸上还安全不少,皎洁的月光洒下,没有火光照明也能看的清楚。

记得曾经问过老祖母,前往海边的河部落需要约莫大半个月的时间,队伍里的人都没去过,河部落具体在哪里不甚清楚,但紧赶慢赶第八天邻近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海边,有交通工具的好处尽显。

临走前唐筝带了渔网,抽个功夫捞上几回放在空的船舱里,几天的食物都不用担心,不比当初樟和鳞出来寻路时需要一边找吃的一边走,时不时地走岔了路还得返回来。

一路上风景倒是不错,也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来打扰他们的兴致,生人见了两回,都是出来采集的女人,见了他们无不惊讶地长大了嘴,大抵是被从没见过的船吓到了,样子有几分好笑。

入了海,海水呈深色,青中带着一点蓝,不是那种海岛附近蓝宝石色的海水,显得深邃。

没见过海的族人惊叹了两声,樟说得笼统,这会儿真正见识到了大海的广阔才有了概念,当真像是世界的尽头。

性格跳脱的几个说着回去可以和其他人吹吹牛,这可比樟讲的还要厉害上几分呢。

唐筝让人沿着海边再划了一段路,弯腰在船外捞了点海水尝了下,极淡的咸味,和记忆中的海水没什么差别。

附近的石头很多,大大小小的被海浪一下下冲击着。找了处沙滩将船整个推了上去,一直到确定涨潮时淹不到的地方才开始把陶鼎从船上卸下来。

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极少,向他们这样初来乍到直接干煮时力不说,产量也非常低,唐筝不敢耽搁。

身后就是树林,找起柴火来倒是方便得很,最近也没下过雨,只一会儿火就烧了起来,两口陶鼎“噗噗”地翻滚着水泡,新砍下的柴堆在四周烘烤着水气,等着被添进火堆里。

“族长。”

等事情都做完了,有个姑娘在一群人的推搡下走了过来。

之前他们的聊天声虽然不大,唐筝却也隐约听到了一些,笑着问道:“想去玩?”

“嗯!”姑娘用力点了点头。

“去吧。”唐筝甩了甩手,又大声地对附近的人说:“想去玩水的都去吧,别跑太远,注意安全。”

“是!”

一群人装模作样地挺直了身板大声应道,下一秒便哄闹着冲向了不远处的沙滩,只留下了鳞一人陪在唐筝身边,笑看着这群半大的孩子在水里撒欢。

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鳞聊着天,唐筝翻搅着陶鼎里的海水,时不时地沾上一点尝尝味道,咸度越来越高,但她的面色却越来越差。

效率比她想象中的还要低很多,水位线涨涨跌跌几个来回,留下陶鼎中五分之一不到的海水浓度已经不错,但能够析出的盐却也不会多,时间已经过了大半天了。

这样不是办法。

深夜的火依旧没有熄灭,唐筝躺在地上看着族人正在往陶鼎里加水,毫无睡意。

他们只有半个月可以用来煮盐,即使二十四小时的火不断,能产出的盐量也够呛,应付一整个雪季怕是要节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