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1/2)

封禹本以为时常分离他和妻主早就习惯了,可实际上两人心底都是不舍的很。他担心妻主在京中处境,蒋梧阙担心他在边疆安危。

晚上事后温存,蒋梧阙湿润的嘴角一直在他嘴边轻抿,修长的手指在他头发里穿梭梳理,片刻不舍得分开。

封禹出征前跟蒋梧阙说过年就回来,可现实总不会按着想象中的归期进行。

边疆战事趋紧,封禹根本无法脱身离开。这一年里他几乎都是常驻军营,累到疲惫时一身甲胄都忘记脱,躺在床上倒头就睡。

临近年关,封禹晚上抽出些许空隙,提笔给蒋梧阙写封家书,告诉她今年怕是回不去陪她了。

笔捏在手里迟迟不能落下,封禹只要想起蒋梧阙那张等她回去的笑脸,鼻子就泛酸。

封禹把信寄回京城的那天正是过年,十一拿着信脚步飞快的往书房里跑,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主君来信了。”

蒋梧阙其实早就猜到封禹今年怕是不能回京过年,可拿到信的那一瞬间还是难掩满心失落。

封禹耐心十足的在信中跟她解释边疆局势,为自己今年的失言而道歉,信里关心的问她京中情况如何,提了几句君后身体可好,最后临结束,才写了句想她了。

蒋梧阙的心因这最后简短的一句话,不由自主的漏跳一拍,眉眼温柔的看着纸上大气洒脱的字迹,拇指指腹在上面轻轻摩挲,小声呢喃,“我又何曾不想你……”

这么多年来,蒋梧阙悟出一个道理,她觉得日子其实可以很简单的分成两种,封禹在和封禹不在。

到了该进宫参加年宴的时辰,十一进书房唤蒋梧阙换衣出门,“殿下?”

十一轻轻喊了声,发现没人应他,走近一看才发现蒋梧阙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身上盖着的斗篷已经滑落到腰腹处,手里还捏着封禹寄来的信。

新的赋税制度效果显著,仅仅两年便使朝廷国库中的税银达到皇上登基以来的最高值。魏悯作为新晋宠臣,官职从一个户部尚书被提升到参知政事。

封禹出征依旧未归,这是他第一次在边疆停留两年没能回京。蒋梧阙夜里难眠,时常想封禹想到夜半醒来,下床打开衣柜挑出他喜欢的一件衣服,抱在怀里才能勉强入睡。

已是夏季,蒋梧阙准备若是封禹入秋后再不回来,她就把京中摊子撂给魏悯,去边疆找夫郎。

她谋权上位为的是封禹,如今她已经两年都没能看见他一面,实在受不了相思之苦。

蒋梧阙连夜把折子拟好,第二天带着十五进宫,准备把奏折递上去。

说来也巧,蒋梧阙被十五推着在御书房廊下拐角处转了个弯,正好碰见了魏悯。

魏悯显然是刚从御书房里出来,蒋梧阙瞧她眉宇中带着担忧,心里突的一跳,生出不好的预感。

果真就听魏悯说道:“老家的师公来信,说老师怕是快要不行了……我来跟陛下说声,想要告假几个月带阿阮回去一趟。”

蒋梧阙僵在轮椅上,手指攥紧掌心下的把手,来时挂在嘴角边的笑瞬间被抿平,脸色一时间有些难看。

魏悯朝蒋梧阙拱手弯腰行了一礼,“臣回家,京中诸事还要多辛苦殿下盯着了。”

魏悯的恩师蒋梧阙是知道的,对方是个见解独特的人,学识渊博不在晋老之下,当时她还想这么有才能的一个人为何要埋没在小小的青平县里?曾经生出若是有机会定要见她一面的念头。

蒋梧阙缓缓的闭上眼睛,深呼了一口气压住心底见不到封禹的烦躁感跟希望落空的怒火,轻声说道:“应该的。你回去后,替我跟她问声好。”

魏悯出来多年未曾回去过,这次也是因为恩师原因逼不得已回乡,蒋梧阙不能拦着。

魏悯走后,蒋梧阙慢慢掏出怀里的奏折,抬手猛的砸在地上,手指握紧身下轮椅的把手,手背青筋毕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