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1/2)

?”

“妇道人家,果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在儿子面前到底不好太下他母亲的面子,陈老爷冷哼一声负手出厅,“你莫不是觉得自己过了各位大人?过上一年,别恨刘小先生只教六艺才是!”

能让多位名师都未教导出成效的少将军夺得一个好成绩,这才更说明了那刘小先生的本事。

“母亲放心。”陈上前,轻揽着母亲,安慰道,“书院多年未开六艺一科,众师兄们也并未有何缺漏,孩儿只尽心听讲就是。”

陈太太拭了拭眼角,叹息道:“通五经贯六艺,你如今相交多是与咱们相同的平常人家,却不知以后入了官场,诗乐相合、御射相投,能在人事交往上有多大的益处。”

她目光放空,似在回忆着幼年的生活:“六艺贯通,可明心智,正神思。只盼那小先生……能好好教你。”

多年后,当刘小先生的身份被公之于天下后,陈每当想起父亲今日对“妇人之言”的轻蔑,都会在心中告诫自己,绝不可看轻每一个人。

特别是女人。

***

刘拂的第二次授课,是子班与午班同上。

子者,未升之旭日;午者,烈烈之骄阳。正是晋江书院里或年岁最幼或底子最薄的一班,与三年后便要参加院试的一班。

两班相加,不过二十七人。最幼者,为年仅七岁的忠信侯府小侯爷刘昌;最长者,为几近而立的冀北书生张轩。

辰时正,一身水色长衫的刘拂迎着初夏的晨光,站在花亭前等候着学生的到来。

她立在两层石阶上,负手而立,含笑的眸子正对着每个前来向她问好的学生。

除了与刘拂相熟的方奇然、周行、谢显三人,其余学生躬身行礼的动作都有些僵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因传言对这位小先生存着疑虑,但当直面对方时,却不敢露出一丝轻视与不恭敬。

特别是当他们看见,素来横行无忌的周公子乖巧行礼的时候,心中的质疑再不敢表露出来。

不论如何,周公子能有如此做派,就说明那些传言有十之五六是真的。

让先生等着学生,实在是太不应当了。

只是……众人看着亭前的二十八枚蒲团,面面相觑。除了与刘拂有交往的四人外,其余人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方奇然的身上。

原因无他,谢显初来乍到品性未显,周行家中骤变想来愈发暴躁,此时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只有素来脾气不错的方小公子。

站在最前面的刘昌抬头望了眼台阶上衣带当风的小先生,抢在方奇然前面开口道:“小先生,《周礼》中未曾说过,先生授课学生听讲时,具要站着吧?”

他说完便有些后悔,忍不住鼓了鼓脸颊。

“确是如此。”刘拂自然不会生气,点头微笑向后一指,动作一气呵成,“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但其实于如今的科举取士来说,并无太大的用处。”

“如今传下的君子六艺,出自《周礼》,以各位学识,相比不需要我一一介绍。六艺中以礼乐为主,另四艺为辅,咱们今日不讲五礼,先讲这音乐。”

在刘拂所指的方向往前百十米处,正是晋江书院的琴房。

往年书院虽然没有专授琴艺的先生,可是其他师长偶有空闲时,也会拉着一班有兴趣的学生,于琴房中泛音抹弦,以陶冶情操,在枯燥的苦读中寻些乐趣。

众生闻言,都愣了愣。

不乏有学生抬眼偷看刘拂,见她神色温和,胆子也大了许多。

“小先生……咳。”一不小心学着刘昌称呼了的学子用轻咳掩盖自己的窘然,干笑道,“敢问先生,咱们可是要去琴房?”

这一地的蒲团,怎么看怎么是特意摆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