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章】 迷人秋意(求订阅!)(2/2)

或许是越老越喜欢孩子们,两位老人每天散步都要从学校边上走过。听听孩子们的声音,看看他们跳脱的身影,心情似乎也跟着好起来了。

可惜妮妮、钰儿还有平平安安都在美利坚,这多少让两位老人有些失落,虽说经常能够看到照片和视频。心里却还是空空的。

不过老人也知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生活,总不能一直拴在身边,那也不现实。

萧风和镜湖集团在美利坚的产业越来越大,不过让老将军感到欣慰的是,孩子的赤子之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当初的那个年轻人。前不久,萧风组织的梦幻派对虽说花费巨大,但是能够为2万名兔唇儿童筹集手术以及后续治疗的筹集足够的善款。也是功德无量。

最近,老太爷倒也是迷上了看nba,也学会了许多新的篮球词汇、技战术,认识了许多nba球星和教练,多了消遣的东西。

就是为了在萧风有比赛的时候看看他的表现,也偶尔可以在看台上看看孙女梦瑶还有那些个小家伙。

从学校边上走过就是银杏广场,这里此前曾经是银杏村用来欢迎外地游客,举行篝火晚会的主要场所。只不过如今时过境迁,广场的许多功能已经被迁移到牧场以及其他的地方,这里就变成了村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地方。

看到相互搀扶走过来的老将军夫妇。正在下棋、听曲、喂鸟、活动的老人们也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向两位老人打招呼、问候。

论年纪,两位都是90有余的老大哥老大姐,再怎么尊重也是不为过;论身份。他们是老族长的亲家,硬要讲辈分都是叔伯辈了,。

至于老人开国元勋的身份,在银杏村大家倒是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已经在一个村子里共同生活了好几年,慢慢也就归于平静了。

老将军笑着和大伙打招呼。拉着老伴在长椅上坐下,欣赏不远处一位老艺术家拉二胡,这也是广场上每天都会上演的节目。

自从镜湖景区开放以来,萧风和镜湖集团一直都致力于把银杏村建设成为一个拥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村落,沿湖的青石小院项目就是为全国的艺术家们准备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银杏村在全国的艺术圈子里已经有了极高的知名度,许多艺术家都喜欢来到这里休养、采风和创作。

因此,游客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徜徉在银杏村的山山水水,甚至可以聆听到这些艺术家的各种现场表演。

广场的早晨,有艺术家在演奏,也有歌唱家在吊嗓子,有人在喂鸟,也有人在下棋,这里面有农民也有前国家领导人,大家忘记了年轻时候的身份,现在就是个安享晚年的老头老太太。

村里的年轻人以及游客似乎也不愿意打扰老人们的清晨生活,早上很少从这里经过,倒也使得银杏广场成为了老人们最喜欢的聚会地点。

休息了一会儿,和周边的老伙计聊聊天,老将军坐不住了,拉着老太太继续玩湖边走。

微风吹拂,一片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如同蝴蝶一般飘落,在青石板上铺了一层地毯,看上去挺美。

老将军这是已经见识了好几年的银杏落叶,也就有些见惯不怪了,毕竟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是有些审美疲劳。

不过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到银杏村的游客们来说,眼前的这一切简直就如同梦幻一般,令人心驰神往。

在镜湖景区,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特色,都能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秋天的银杏落叶就是最浪漫的景致。

据不完全统计,以银杏村为核心方圆5公里的区域内拥有大大小小超过10万株银杏树,有些甚至已经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这也是全国范围最广的古银杏林。

每年秋天银杏叶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就是整个银杏村最美的季节,浪漫得让人想哭的景色也成为了镜湖景区的标志性宣传照片。

根据镜湖公司的统计,在2015年的秋季,总共有超过1万对新人在银杏林拍摄婚纱照,拍摄个人写真的游客不计其数。如今镜湖景区已经成为了滇南最负盛名的婚纱摄影圣地,每年至少有3万对夫妇在这里拍摄婚纱纪念照,成为了镜湖景区旅游产业的一大特色。

老将军走到湖边的时候,芦苇丛里的野鸭、白鹭可不少,正在悠然自得地捕食,也不管旁边的人走来走去的。不少游客端着相机,近距离拍摄水鸟和镜湖之间完美的和谐,殊不知自己也已经成为了镜湖清晨美景的一部分。

秋天的镜湖芦苇开始枯黄,湖风轻柔,芦苇花就翩翩起舞,在湖面上、在空中,在人们的心上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银杏村的秋天没有春天万物生长的生机,也没有夏天百花齐放的热情,但是沉淀在骨子里的从容和优雅却更甚,只有静心下来,才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

在湖边散步的时候,老将军经常能够碰上以前的一些老部下、老同事,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现在都变成了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在银杏村修身养性,安心度晚年。

他们能够走上那么高的领导岗位,自然是有足够的心性来应对退休之后的心理落差,倒不会出现情绪失衡的状况。其实,有徐老将军这样的榜样,许多领导人卸下权力之后倒反过得更加舒心,整个人都显得年轻了许多。

银杏村的秋天有点像是这些老人们的写照,沉静、从容还富有魅力,这也是让老人们对银杏村越来越喜欢了未完待续。

ps: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