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1/2)

考中取得了案首。

依照当朝制定的规矩,县试成绩头名者,可以不必再参与后面的两场小考了。也就是说,贾蓉提前取得了下一场乡试的资格了。

鉴于这是贾蓉书铺试题集开售后,第一次举办的官方考试。因而这批县试考生的成绩,亦是真实地检验了试题卷对学子的成绩提高有没有用,有多少效果。

结果证明,试题集不仅有用,还相当之有用。

托了试题集的功劳,这批考生的成绩很高,高出了往年了三成。单单京城一处地方,通过者便超有去年的一倍之多。

负责小考的官员们,盯着集起来的成绩单惊愕不已,急忙呈报上去给了皇帝,随后整个朝廷的文官都震动了。

尽管许多读书人将试题集视作科举至宝,很是推崇但仍然有那么一小部分心高气傲,一孔之见。认为试题卷是邪道,因此对之不屑一顾。

然而,当关于县试高成绩的消息在京城流传开,那群不关注小考的备考举子们亦是听到相关风声。

早就把试题卷放入温习备考环节的举子还好,只不过一些从前总嗤之以鼻的,却是慌了起来。

昔日他们轻视试题集,别说买了,平时多看一眼旁人的都觉得污了自己的眼睛,自不可能接触过。

现下知道了试题集能拔高科考成绩,心当然就乱了。

无数人捶足顿胸,懊悔不已。若知道试题集效果这样好,他们早就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和人抢去了,哪里还会计较什么读书的正道邪道。

好在早先国子监带起了一股半月考的风气,几乎全京城的书院都学来了国子监半月一考的习惯。

是以,京城本地的举子,没接触过试题集的情况不常见,倒是外地举子此类情况比较多,其中尤以江南一带的人数最大。

江南素来文风重,往年会试榜上有名最多的就是江南举子。如果这一回因为一份试题卷,考出的成绩差了别人一大截,上榜人数急剧减少,那可就要丢大脸了。

在科举一事上,所有的备考举子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看到他们六神无主,慌乱成了无头苍蝇,自然有人暗自窃喜。

当然,更多的还是催促他们趁着还有时间,赶紧去晋江书铺购买试题集。

一时之间,一批先前看不上试题集的举子为了挽回优势,络绎不绝地投入了贾蓉书铺的怀抱,给他送银子。

于是,贾蓉位于国子监的书铺,又一次的迎来了不下于开张浪潮的人流高峰,差点没让急涌来的举子踩坏了门槛。

贾蓉考了案首,先是让沈若虚以各种的名目拉着庆祝,后来见会试时间越来越近,成日盯着沈若虚温习。这阵子的注意力都不在外面,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

还是蓝鹇前来汇报书铺试题集严重缺货,贾蓉方知晓这回事,一时啼笑皆非。

家里头有两个今年参与会试的举子,宋、沈两家严阵以待。没两天,沈若虚和宋青便让宋老先生接管了去。

贾蓉白日的时间空闲了下来,加上考完无事一身轻,又带着游隼驾驶筋斗云出门载客玩了。

他成日玩得忘乎所以,宁国府那边的气氛就不怎么轻松了。

贾蓉被驱逐出宁国府,贾珍犯事入狱,贾敬遭了秦可卿的毒手。从前宁国府最名正言顺的三个男主人悉数不复存在,这一脉的正统男嗣仅剩下了贾蔷一人。

上一年贾蓉因秦可卿和贾珍私通一事,脱离了宁国府之时,贾蔷就顺势过继到了贾敬一脉。故此,贾敬死后,就算贾蔷因擅自携女支进国子监厮混,进而被驱赶,坏了自个儿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