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1/2)

服侍吧!阿舅在里面呢!”

夏溪带着侍从们匆匆而入,门内忽地传来他喜极而泣的惊呼声,“咣当”一声巨响,大约是谁惊得踢翻了火。

***

帮着阿舅理出一堆补内的食谱,留下十来瓶自产的“味”,还有那一府令人垂涎的美食香气,厉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扬州。

那一日,阿舅亲自在码头相送,身长玉立,风姿更胜那绿柳琼树,他笑盈盈的,执手温言:“莫要淘气,好生带着属下们早日去西北,且待来日再相会。”

不错,在体会了外甥秘术的神效之后,郑锦虽不能说恢复如初,但已绝胜往昔,不论是为了外甥和他身后的影子,还是为了尽快完全恢复,郑锦都已经决定缩江南的大部分生意,回去西北,好好看着那不省心的孩子。

他们相约两月为期,在西北重聚。

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舟行慢慢,料峭寒风中已透出一丝春意,柳梢嫩芽轻绽,也偶有不甘寂寞的琼花争春而放,好一番初春美景。

待得靠了岸,江北的秭归渡口却多了许多胡乱搭起的草棚,草棚近旁或坐或倒,死气沉沉地聚了一堆枯瘦肮脏的流民。见有人来,车队庞大似是富贵人家,车旁又是一队膀大腰粗的持刀护卫,多半的流民瑟缩地躲到一旁,也有几个略显神些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盯着车驾经过却是眼露凶光,垂涎不已又不敢上前。

此时几个衙役持刀带棍地,带着几个劳工,赶了辆小驴车过来,喊了几声,拿下粮袋开始架起大锅,倒水倒米熬粥,显是要施粥。

周围的流民骚动起来,挨挨挤挤地靠近,那几个衙役凶狠地拿刀背一阵乱砍,声声惨叫中,流民们终是跌跌撞撞散开些,再不敢挤拢争抢。

“去看看,这是怎地了?”厉大公子厌恶地扫了一眼周遭,不耐烦地吩咐。

不多时,石屏匆匆跑来回禀:“公子爷,江夏郡的安陆一带,一冬未下雪,如今又旱了快半个月,眼见夏不存,本就是春荒,农户实撑不下,纷纷避出逃荒。

秭归郡的太守怕饥荒闹大,命此地的县令安抚流民,只是当地县令一来库粮不多,二来也怕施多了粮更引那些荒农流民跑来此地,便让人三五日施一两次薄粥,勉强饿不死罢了。这些流民在此地也待不长,怕是想找着机会去江南,哪怕卖身为奴好歹能活,若是留下来,看这旱情,怕是……”

石屏感伤自家身世,语声也低沉下来,他自己便是在逃荒路上让阿爹给卖了,换了一斗粗粮,若是当时没卖,此时大约也是路边饿殍一个了。

厉弦两辈子大半时间都是贵介公子,即便后来身陷黑狱,那也是皇子和将军的黑狱,如何见过这等贫苦的饥民?更无法感同身受。

见流民挡了车队的路,又乱糟糟一片,他也有些不耐,骂道:“这许多流民,不好好待在乡里,跑出来阻塞道路,实在碍眼。”

[握草!小厉子这三观歪得好厉害,居然还嫌人家难民不好好呆在家饿死?电,必须要好好电电!]

[噫!与那“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这小子欠教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