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清歌荀令_第134章(1/2)

这种时候,要让孙坚程普他们考虑,想的最多的肯定是怎么打胜仗,而后才是百姓伤亡多少,怎么减少百姓损失。

打的仗多了,想的自然也多了,在某些事情上就比不得年轻人果断,以大局为重虽然好,但是那也要看情况。

大公子聪颖,又被主公亲自教导至今,怎么做才能得民心想来比自己清楚。

接下来......那就拭目以待。

这天下究竟落到谁家,各凭手段罢了。

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荀彧,戏志才微微皱起眉头,“文若着急什么?”

从荀彧到许昌戏志才就发现这人的行事和以往有些不同,虽然依旧面面俱到,但是未太过着急。

以他们如今的情况,不需要他将自己放在风口浪尖来推动局势,他们不是等不起。

如今时间充裕,主公正值壮年,他们耗得起,慢慢将朝廷把持住,没人敢在这里兴风作浪,他们看到主公荣登大宝也不是不可能。

文若如今的做法虽然能在皇帝那儿给他们减少很多麻烦,但是同样的,皇帝对文若定然生出其他想法。

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然而,并没有正面回答戏志才的意思,荀彧拿着竹简歪头看过去,“着急?你我如今皆安生坐在这里,何来着急一说?”

低声叹了一口气,戏志才也没有接着问的意思,文若不想说的事情,就算是他也绝对问不出来半个字。

这么多年来,这人一直都是这么个性子,他能怎么办,只能顺着了。

最近多留心就是了,文若就是再着急,也不会太过出格,正好趁这个时间,他也能传信回昌邑,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异样。

至于现在,他在旁边看着,先前小皇帝那边他力不能及,之后可就不一定了,这人再想干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他怎么着也得拦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能提前回来了emmmmmm我去看看前面缺了多少天,估计大概也许可能会补上。

第99章

然而, 戏志才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荀彧在外人看来的确是安稳可靠, 但是这不代表他不会搞事儿。

不一会儿, 程昱也到了议事厅, 张辽在里面转了一圈,感觉没自己什么事情便先出去了,先生们讨论的时候他还是躲远一点为好, 要不然有什么听不懂又恰巧问到这就不好了。

这事儿放在吕大将军身上就够了,他就不去分这个“荣宠”了。

议事厅不大, 里面放的东西却不少, 程昱戏志才在许昌的时间久, 平日处理事务也多是在这里, 因此对各种东西的拜访也比较熟悉。

二人一起给荀彧面前的案几上放满了竹简,然后也不说话, 就这么各看各的,气氛倒也是融洽。

没等多久,去了行宫的曹操便回来了, 与他们想象的相差无几,曹孟德的脸色并不怎么好。

等到主公的三人皆放下手中的东西, 起身行了礼之后不约而同看过去, 今日之事怕是不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