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清歌荀令_第167章(1/2)

这个自小历经磨难,后来被刘辩一句话推到了皇位之上的小皇帝,现在也长大了不少。

一直如同傀儡一般看着朝廷里面拉帮结派争斗不休,没有被他们磋磨的彻底迷失也是不容易。

后退了两步,曹操双手到身前认认真真的拜了下去。

三叩九拜,这是除了小皇帝登基之外曹操唯一一次行此大礼,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怔怔的看着曹操跪下再起来,刘协没有太多的表情,等这人站起来之后将禅位诏书递给了旁边人便离开了这里。

从今天起,他就真的无事一身轻了。

——朕在位多年一事无成,又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

——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曹氏。

……

可去他的吧,从今以后,他就再也不是那个处处受制于人的可怜虫了。

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曹操,敢在曹操身上耍那些脾气才算真本事!

带着诏书回到府邸,曹操将荀彧程昱等人喊到书房,然后将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禅位一事拖不了太久。

现在他们虽然打下了众多地方,但是也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磨蹭。

此事重大,接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着保卫汉室的幌子来对他们出兵,这一点必须要考虑到。

除此之外,手下人官职的变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想到这里,曹操忽然转头看向荀彧,“文若对于丞相一职怎么看?”

“丞相?”荀彧惊讶的看了曹操一眼,他可从来没有想过主公会给他留这么个位子。

他每次都留在后方主持大局不假,但是主公身边才能足以当的起丞相一位的却不只他一个。

“出来之前志才求了操一件事情,无论如何,尚书令不能是文若。”斟酌了一下言辞,曹操还是将这事儿说了出来。

原本他没有这么快决定丞相人选的意思,但是志才这么一说,倒是让他少了许多顾虑。

他怕的就是到时候这俩人之间有什么嫌隙。

不过,为何尚书令一定不能是文若?

得知戏志才为此特意去找了曹操,荀彧愣了一下,然后唇角微微勾起,“既然如此,一切听从主公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