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君_第119章(1/2)

现在皇帝陛下得势了,不理睬他们还算好的了。

王祈作为他们当中资历最老,官职最高的人,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王祈在听这些人的不安之后,私下找到了褚亮。

褚亮因还担任起居注的责任,和皇帝陛下接触较多,王祈认为,褚亮或许对皇帝陛下比他们更了解,或许褚亮能猜出皇帝陛下心中所想。

褚亮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在来投奔皇帝陛下的臣子中地位最低,又在跟着于泽的时候写了许多皇帝陛下的“坏话”。虽然在于泽倒台之后,褚亮不断为皇帝陛下正名,但朝中大臣多不齿他的行为,也不认为皇帝陛下会放过他。所以这一路上很少有人和他交流。

王祈找到褚亮的时候,褚亮很惊讶。在听完王祈所求之后,褚亮沉思了一会儿,道:“尚书令有没有想过,或许你只是多想了。陛下只是待人宽和。”

王祈笑了笑没说话。但褚亮看得出来,他是不信的。

褚亮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亮自担任记载起居以来,和陛下相处频繁。陛下性子宽和,甚至为了宫中内侍宫女顶撞于泽。陛下虽无能为力,但对被冤杀的宫人,都亲自埋葬,并每人都陪葬了自己的衣服,说是希望能用他微弱的龙气庇佑枉死之人。”

王祈皱眉。

褚亮苦笑:“这是陛下原话。亮当然不认为陛下龙气微弱。亮只是说,宦官虽然有乱政的时候,宫中小阉人过得可一点都不风光,也没人瞧得起他们。还有那些被困宫中的宫女。这些仆从谁将他们放在眼中?可陛下不一样,他是真心宽厚。他不在乎这些人的血染红了他的龙袍,不在乎下葬之事脏了他的手,他真心为这些人祈祷,并认为这些人的枉死是自己的责任。甚至他不一点都不顾及历代帝王最怕的不吉利之事,直言愿将自己龙气分给这些仆从,只希望减轻他们的怨气,庇佑他们早日投胎转世。”

“亮因家人被于泽挟持,不得已为于泽效力,自知罪该万死。可陛下在离开之前,冒着可能会被于泽发现的危险,警示亮,让亮护好家人。陛下言,讨伐于泽联军入京之时,并非安全之时,而是生乱之日。”褚亮叹了一口气,道,“陛下还……还言,他理解亮忠孝难两全的无奈,恕亮无罪。”

王祈的表情终于有了些震动,他道:“你所言为真?”

褚亮点头:“陛下连亮都能饶恕,何况诸位大人?所逼尚书令或许能放宽心。陛下的确希望我们不成为他重建朝廷的阻碍,但肯定没有因于泽之事,怪罪诸位大人之心。既然我们上了折子,支持陛下重建朝廷,那么陛下也不会为难我们了。”

王祈皱眉:“希望如此。”

褚亮道:“虽亮不敢保证,但诸位大人既然来了益州,肯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亮即便是被贬职在家,也想留在益州,留在成都,看着陛下重归九五的那一日。因此,陛下的召见,亮心中没有不安。”

王祈展眉叹气:“也是。来之前,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陛下顶多让我辞官,我年纪这么大了,辞官也没什么。只要能看到陛下重整山河的那一日就成。是我着相了。”

褚亮送王祈离开后,自己在院中伫立许久,直到他的妻子询问。

褚亮道:“我无事,我只是想,陛下有如此手段,却放任于泽几年,不在京城整顿朝纲是有原因的。”

妻子好奇的看着他,褚亮微笑着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与其留在京城举步维艰,不如破而后立,重新打下这天下,光是这种魄力,就可以看出皇帝陛下的能耐。

褚亮心想,自己能书写这段历史,能书写这样的皇帝,他大概会是最幸运的史官之一了。

————————————————

刘荨不喜欢太严肃的氛围,因此他的座谈会地点就选在了庄子上。

他想的非常美,等开完座谈会,就可以烤全羊外加烤红薯烤土豆烤玉米。

司俊莫名有些可怜那群大臣。对刘荨而言,或许烤全羊外加烤红薯烤土豆烤玉米才是主要的事,和他们聊天只是顺带。

这群大臣心里也很忐忑。他们见到刘荨之后,刘荨直接道:“我们很熟了,不需要多礼,陪我……陪朕走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