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君_第161章(1/2)

现在终于完成了吗?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厉害的国策,居然难到两人到皇帝陛下麾下之后,还准备了近一年。

若陈文和翟阳在,立刻就要反驳罗朗。这国策还真是见到皇帝陛下之后才开始准备的,而这国策最开始也不是他们提出来的,而是皇帝陛下和司公提出来,他们只是帮着完善和细化而已。

只是完善和细化,就花了他们近一年的时间,可见这国策有多么重要和艰难。

不过虽然陈文和翟阳没有在现场反驳,当罗朗看到这一道国策之后,就明白为何两人会拖这么久了。

两人的献策即使是用轻薄的纸张书写,都用了厚厚一叠纸。

最上面的是总纲提要,之后的是细化的步骤和建议。

罗朗只看了最开始的总结,就不由脊背生寒。

只从表面看,这不过是在这天下大乱,原本秩序已经混乱之际,让皇帝陛下临时选拔人才的建议。但罗朗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可不信陈文和翟阳只为这件事就磨了近一年。

毕竟这种临时的人才选拔,在许多势力都有做。

那么,这两人的献策若志不在此,又是在哪里?

罗朗很快就抓到了重点。

这么详细的献策,肯定不是“临时”,那就是……长久的国策?

罗朗一将其当长久的国策看,就忍不住心生寒意。

这是要改变大汉长久以来的察举制国策祖制吗?

看着罗朗脸上冒出细小的汗珠的紧张模样,刘荨问道:“怎么这幅表情?”

罗朗压抑住自己心中慌张,问道:“陛下可是要长久执行这项政策?可这是违背祖制。”

刘荨嗤笑:“大汉建立来,都是自己琢磨的制度。太祖创了些,文景二帝创了些,武帝创了些,后来哪个皇帝不改些创些?除了秦朝那个短命王朝之外,大汉是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所有的制度都是自己摸索。何为遵守祖制?”

罗朗心里慌张,道:“可陛下……”

刘荨打断道:“现在老有人说什么祖制祖制,还有人提起该学习周制,周才是圣人的王朝。这群人也真是有意思,他们是想分封诸侯国?最好还是异姓王?再来个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罗朗忙跪下,道:“臣并无此意!”

刘荨道:“你有没有此意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家豪族都有此意。世祖仁慈,他虽有建树,却太过纵容世家豪族,上品寒士,下品无世族?要向庶族要人才,还得被世族先过滤一遍?他们倒是想流水的帝王,铁打的世族,但也要看看朕愿意不愿意。若是在世祖之前,有这种心思的家族早就死透了。”

罗朗跪在地上,冷汗涟涟。

刘荨见罗朗这么紧张,语气不由缓和了些:“这政策,对世族也并非无好处。世族为了延续,只能在族中子弟中选择最优秀者。优秀的子弟,不一定是嫡长,其他人心中不一定服气。因为继承人之事闹分裂的世族很常见。朕这政策,既保护了世族的延续,也让世族其他有才干或者因为各种缘由不能受到家族全力支持的人有了晋升的机会。你若抛下世族就算庸碌无为也该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偏见,好好看看他们二人的献策,就知道其中好处。”

刘荨顿了顿,道:“就算皇帝也不能千秋万代。朕之后,大汉还是会继续衰败,新的王朝还会产生。兴衰荣枯都是世间常理,你接不接受它,这世间的规律也不会因为你的意向而改变。还活着的时候做好自己就成,你还想给子孙万代铺路?不但累得慌也没有什么用。唉,你们这些天天被洗脑要为家族奉献一生的世族子弟们还真是令人头疼。起来吧,别跪着,朕又不是生你的气。”

罗朗这才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