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 ?(095)香澄的诱惑(1/2)

2019-05-15第二部逐鹿中原第一章文静结婚了(2)香澄的诱惑「她怎么可以就这样子…」韵妤不满抱怨道:「不负责任……!」「专心点!看球道!」明桢提醒道。

刷~咻~~!文静身体已明显歪掉,扭腰挥杆一点也不顺畅。

小白球无力地高高飞起,在侧风中缓缓落向球道旁的树丛。

杆弟收起韵妤递过的driver问道:「廖总要继续打还是直接罚杆?」「继续打!」韵妤气呼呼跨步往前道。

「今天廖总很不稳唷!」jimmy笑道:「呵呵,是李老师家裡的事情都不做、每天在外面乱乱趖吗?」「他最好有那个胆子」明桢笑道:「你们两个负11囉!」「愿赌服输,输就输、有什么好担心的」韵妤快步走在我们前面十馀步道。

今天天气不错,在球道上很舒服。

微风徐来、太阳强度恰到好处,女人们也不需要把自己包得像颗会走路的粽子似。

「怎么了?」jimmy问道。

「喔,没事啦,是文静要结婚了」明桢说明道。

今天开球前抽籤结果是她与jimmy一组、我与韵妤一组。

明桢和jimmy两人本来高尔夫就打得比我和韵妤好,这样配对九洞打下来正常她们至少要让10杆,但今天韵妤满腔怒气、开球乱开推杆乱推,九洞才打一半我这组就已经落后21杆了。

「喔?我以为妳们…」jimmy刚开口就发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jimmy和尚文与阿强学长夫妻是少数知道我们家状况的朋友,jimmy和老公尚文比较相信我们的故事,阿强学长夫妻则是把我们的故事当成多元成家的藉口。

「这你要问我家情圣呀!」明桢故意瞪我一眼道:「我家情圣说既然有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就该好好追求自己的人生。

」「嘿嘿…」我搔搔头哂笑。

「李老师这样说也没错呀,廖总何必那么纠结?」jimmy道。

「是没错啦,但…就是看不开吧…」明桢道。

「这样在那边不会尴尬吗?」jimmy续问道。

「其实是还好,我们在那边其实都上了年纪才过来,而且我们并不是像电视剧上一大家子人全部都住在一个屋簷下」明桢走到自己球旁站稳脚步道:「姊妹们有的跟孩子孙子住,有的忙着管理事业到处跑来跑去,说真的我们一年也很少所有人到齐团聚一次。

」「这个我懂,我看很多妇女孩子大了以后也都是忙着自己的事」jimmy道。

「文静呀…该怎么说…在那边她平常就没跟我们住一起,几十年来都是忙着自己的事。

而且以她的个性,才不会在乎这点小事呢…」明桢试挥两三下球杆停下动作道:「也可以说快认识她一辈子了,但还是不懂她内心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许那种不断探求、不断追寻、不断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过程,就是她人生最大的意义吧……。

」「她如果一开始就是出生在这个世界或许更适合她…」jimmy评论道。

「没错…」明桢将球击出做出完美的挥杆动作,朝我道:「如果她直接出生在这个世界,我相信她绝对不会嫁给你!」「呵呵…」我苦笑道:「我完全同意妳的看法!」「有机会我也想过去看看…」jimmy边击球边道:「换到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一定很有趣。

」「有趣?未必唷…」明桢双手抱在xiōng前道:「这边的世界文明发达,尤其台湾民主、人权、法治上都高度发展,人和人互相尊重,对人民也有一定的保障──那边不要说民主法治,就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问题都要随时小心──像你这种细皮白肉的,应该不出三天就挂了。

」「没试过怎么知道?!」jimmy平常相当注意健身,还在医院裡自己弄了个小健身房。

「呵呵,你根本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明桢故意笑他道。

「也对吼…目前我最高纪录是连续值班70小时…」jimmy又问道:「那你们这样上床闭上眼又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不会累吗?」「其实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有时候会过去,但不是每天…」我回答道:「但一次过去可能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或许是10天、8天,有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不一定。

」「明白原因了吗?」jimmy续问道。

「大概有点方向,但细部机制一点也不清楚」我道。

「不要问我,有些事情我说了怕会出大麻烦…」明桢笑着挥手道。

「嗯嗯,会发生类似祖孙悖论之类的问题吧…」jimmy道。

明桢点点头。

「也对,这个世界如果太多人跑到那边去,一定会影响那边的历史发展…」jimmy抬起头望向小白球落点道:「即使不搞出什么大事,单纯有更多时间进修、研究再回到这边来,就会有很大不一样了。

」「是呀…」明桢再次颔首同意道:「不过要能过这样双重人生,jīng神上必须要非常强悍才可以,不然真的很容易就会崩溃了。

」「也是啦…过一个人生就够辛苦了,还要同时过两个…」jimmy笑道:「光想到要应付两倍的人情世故就快疯了……。

」「是呀,应付一个老公就很想杀人了…」明桢双眼又瞪向我道:「还要应付同一个浑蛋两次……。

」「嘿嘿嘿…」我赶忙提起球杆朝前走去。

************「平炉年产3万吨呀…」尚文道:「那真的很小……。

」「呵呵,江大哥您不能都用今日一贯作业钢厂的眼光看那个时代啦…」香澄道:「1930年世界六大钢铁强国的年产量分别是:美国4130万吨、第二名德国1150万吨、第三名法国940万吨、第四名英国740万吨、第五苏联580万吨、日本排第六大约230万吨──以贵公司现在年产能,当年就可以排全世界第二名了。

」「这我懂,不同时空背景环境下是不能比较的…」尚文道。

香澄接着说明道:「其实如果按照真实历史,到1936年战争爆发前夕,中国钢的年总产量也只有4万吨,刚才我说的那3万吨已经是我们自己盖的厂,已经跳脱出原本的历史路径了。

」「3万吨…连盖一段像样的地铁都不够…」尚文搔搔头道。

「是呀…那个年代的中国不只铁轨,任何钢铁製品──包括月台屋顶的铁皮、火车上每一根螺丝、螺栓,甚至螺丝起子、扳手这些手工具──几乎每一样都要进口…」香澄补充道。

「嗯,可想而知,产量规模这么小,更不可能进一步谈什么合金、複杂加工什么的。

」「是呀…」香澄笑笑道:「所以今天才要请您来跟我们聊聊该怎么办?怎么做最具可行性?」「呵呵呵,大哉问呀…」尚文笑笑道:「小婷妹妹,妳自己是钢铁产业史专家,怎么问我这个做工人呢?」「尚文哥您爱说笑,我虽然研究这个,但毕竟我是研究历史的、不是真正做钢铁厂的…」香澄拿起咖啡啜饮一口道:「今天是想真正请教您要怎么规划盖一座钢厂。

」「呵呵,好大一个架空历史的题目呀」尚文开怀道:「什么都没有,要天上掉下一座钢厂吗?」「差不多唷,不只要设计一座钢厂,还要从上游到下游,包含怎么训练工人、怎么建立产业链,甚至连怎么建立后续研发能量,整套都要搞起来呢」香澄笑得迷人道。

「妳说要设在哪裡?」「就这个区域…」香澄用笔在a1大小地图上画个圈道。

「这是哪裡?」「今天的广西贵港市…」香澄答道。

「这裡看不出有任何盖钢铁厂的条件」尚文道:「妳说现在的小平炉厂设在哪?」「这裡…湛江…」香澄指着地图右下角道。

「为什么不设在鞍山、武汉?」「呵呵,因为此时此刻那裡还不是我们的地盘」香澄在地图上比画道:「事实上现在我们连完整控制整个广西都还做不到,只能控制从这裡到这裡这块区域。

」「喔喔…是现实问题唷…」尚文恍然大悟道:「那为什么不继续把湛江现有厂房扩厂呢?」「后面会和日本人开战,放在海边就一下就完了…」香澄解释道。

「喔喔…那照妳这么说,还要想办法把矿砂和燃料送到广西去囉?」「嗯…我们已经在这裡盖了铁路,未来这边也会再盖一条」香澄在湛江-北海-玉林-贵县间比了比。

「喔喔,对吼,广东也不是妳们的,所以不能走水运,一定要从这边走陆运…」尚文明白道。

「完全说对了!」「真麻烦耶…」尚文再次搔头道:「总要有个什么确定的数字当设计基础吧,不然这样凭空想像是不行的。

」「这裡…」香澄指向海南岛西侧道:「石碌铁矿,年产量可达460万吨、品位在60%以上。

」「海南石碌铁矿?很有名是没错,但不是挖完了吗?」尚文反问道:「攀枝花的藏量不是更大?」「呵呵,那是对今天21世纪来说露天开採部分挖完了…」香澄道:「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1925年,1925年海南岛还没有人去採矿。

」「呵呵,所以妳打算去海南岛採矿,然后用铁路送到海边,船运到北海或湛江后,再用铁路送到广西去炼铁?」尚文愉悦道:「那要不要乾脆去澳洲?那个年代反正也还没有人知道澳洲西部有铁矿,妳们就先搬个几千万吨矿砂回来找地方堆着,反正矿砂摆着也不会坏,道时候就算发生战争也可以确保几年不断料。

」「喔?」「反正空想不用负责任,妳们把澳洲铁矿搞起来也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整个太平洋战略局势,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日本,都必须重新思考战略轴线…」尚文笑容中带着智慧的光芒。

「李老师我这建议如何?」「呵呵,我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真的…真的非常有趣…」我应道。

2;u2u2u.com。

「你想想看唷,如果假设一年从澳洲运500万吨铁砂到中国南方港口──大概跟从黑德兰港运铁砂到高雄差不多──单程距离大约2500海浬、大约10天即可抵达…」尚文进一步说明他的构想道:「二次世界大战最有名、生产了2700多艘的自由lún,原始设计早在193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

每艘自由lún约可以装载1万吨上下散装货物,如果有30艘自由lún、每趟载运1万吨,每艘船每年来回跑10趟,一年就是300万吨矿砂。

」「呵呵,这样远远超过那个年代港口装卸能力吧?」我质疑道。

「如果用那个年代码头人力装卸方式当然不可能」尚文笑道:「但我们从今天回看过去,已经知道后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再逆推符合那个时代条件的解决方桉就没有那么困难。

」「这样说似乎也很有道理…」香澄道。

「不然妳原本怎么打算去海南岛产出460万吨铁矿砂?」尚文反问道:「人多好办事,找个几万人去开矿吗?」「一个人一天大约可以挖两吨矿石」香澄回答道。

「挖两吨我相信,但是问题会在装卸速度…」尚文解释道:「理论上找1万人去开矿,每个人1天挖两吨,1年下来是可以挖400万吨矿石…但是当妳找了1万人挖矿的时候,这些人的移动动线,如何让他们挖好矿再送到火车边上、倒进火车,就会是大问题。

一开始可能轨道距离矿体还不远,但愈挖就会离火车愈远,速度就会愈来愈慢。

最后可能是挖掘速度不变,但装载上车的速度变得很慢。

妳光是要让1万人上山下山、吃饭拉屎就都会是大问题。

」「那要怎么办?」香澄反问道。

「那就要问旁边的同学了…」尚文转过头问旁边的映涵道:「1920年代有什么可用的机器?或是我换个方法问,有什么今天矿山上面用的机器设备,对1920年代来说是可行的?」「啊?」魏映涵原本大概以为自己今天只是跟着杨梨君来打酱油凑热闹的,没想到被点名回答。

她停了半晌道:「其实我们现在各处工地可看到的挖土机早在十九世纪初期就发明出来了,而现代标准型式的、有一隻手臂、履带推动、机台可360度旋转的挖土机,在1884年就已经商品化,只是当时是蒸汽式的挖土机,一台就几十公尺高,很不灵活,但是在开通巴拿马运河时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见到的柴油式挖土机其实也早在1930年代就出现,只是当时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还很不成熟,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柴油发动机和液压技术成熟后,挖土机才有像今天我们看到的强大效能。

」「所以关键不在机器设计,而是在发动机和液压设备囉?」我很好奇继续问道。

「没错,挖土机的设计基本上近两百年来没什么改变,只是早期挖土机因为液压缸的製造加工能力不足,压力太大会爆缸,所以多半是用钢索搭配滑lún组驱动,动作没有今天的这么灵活…」映涵说明道:「有好的金属加工能力加上好的液压油,其实就解决了。

」我没说话望向梨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