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1/2)

了粮食之后,就给莫灵山庄送来了。

今年因为有大牲口,又吃得好穿得好,干活也有力气,粮食更是了之后直接送去了新房的粮仓,给老爷的租子,可不能耽误。

于是在九月初七就给送来了。

今年粮食丰,一亩上等田打了三百多斤粮食,吴有为的租子是每亩三分,也就是一亩地一百多斤粮食,吴有为开口就一亩地一百斤,多了的零头不要了。

又因为吴有为在开春的时候,给了不少家禽的崽儿,现在长成了,这些人就打算给山庄送点儿。

你家五只大鹅、他家十只鸭子的,凑一凑,好大一堆。

吴有为都让林素管家记好,谁家送了什么,到时候分出一半捐出去。

剩下的一半养着,或者宰杀之后炖了,请大家吃一一顿,也好啊。

交租子的时候,吴有为特意去看了看,众人见到他还打招呼,一个个笑容满面的样子,丝毫没有吴有为以为的悲苦。

“好,都好哈!”吴有为也跟他们说话,点头致意。

印象里,不是应该愁眉苦脸?甚至是哭天抢地么?

记得以前去参观旧社会遗址的时候,看到那么大的斗....他立刻看向了自家的斗。

竟然是制式的官斗,标准的计量用具。

吴有为这才想起来,大明对这种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制,谁敢违制,就是犯法。

当然,也有人家偷偷地做大,如果官不举民不纠,就没事,一旦被人发现察觉上告,全家家产都得充公。

名声也会坏掉,所以一般人家不会这么干。

人家来交租子,林素管家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开花的白面馒头,大骨头汤,以及白切肉蘸蒜酱。

这样的伙食最适合农家人,他们辛苦一一秋,虽然不缺油水但是吃这个绝对够填饱肚子。

只有吴有为,在听说一亩地才三百多斤的时候,沉默了。

这些人一年到头给他种地,结果一亩地就只能二百来斤,去掉瘪粒子,就算一亩地二百斤好了。

一个人一个月起码五十斤的粮食,一家起码二百到三百斤粮食,一年最少也得两三千斤的粮食才够吃...还得卖一些粮食换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也就勉强够温饱,节俭一些的可能有点余钱存起来....

可是这才是三四口之家的算计,这个时候也没个避孕措施,孩子可劲儿的生,多出来的几个孩子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

吴有为坐在书房里想了半天,后世的时候,只知道农民卖不出粮食愁的不行,这里的农民却因为粮食太少而饿肚子。

后世的玉米,一个产物的亩产就上千斤,那才叫......

玉米?

玉米!

土豆!

西红柿!

如今这些东西都已经来到了大明,随着三宝太监七下西洋,这些都是舶来品,可是它们因为长相的关系,现在还只是观赏植物。

吴有为脑袋一热,就开始奋笔疾书。

当年他也是研究过农业的,是为了给家里的父母减轻负担。

那个时候讲究绿色食品,他们家种地的时候使用的都是农家肥,虽然脏了些,累了些,可种出的东西却能卖个高价。

玉米在明朝的现在,好像叫“黄金...因为长得金灿灿的,很多人家种在花园里当个稀罕植物看,寓意好的关系,都是商人们家中种的多....

土豆是因为开花好看,也成了一种观赏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