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2(1/2)

验的三季稻,已经有了点儿眉目了。

吴有为给他回信,让他注意,这么频繁的种植,怕起什么灾害,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能防治病虫害,但是他知道一点:稻田养鱼!

这多亏了当年看了不少中央播放的纪律片,稻田养鱼是双赢的一种农业手段,鱼吃虫卵、细小的害虫,还能长肥,又能肥田。

他还记得稻田养鱼的一些步骤,足足写了好几页,回信的信封都被撑得鼓鼓囊囊,又怕罗伦在那边支应不过来,特意捎去了三千两白银给他:“知君清廉,但无钱不成,

支援白银三千两,请君善用。

又给了去的人一千两:“偷偷交给罗老爷和罗老夫人,罗大人成亲家里没钱怎么成?

“可是,大人不怎么办?”去的人可是知道,罗伦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的好官,你给他钱,他转手就能捐出去。

“那你就说,这是分红!”吴有为想了想:“就说京中有买卖,我算了他一份,这些是分红,跟我给他的钱不一样,那是支援他搞研究的,这钱是给家里改善生活的!"

不止有钱财,还有北边的一些药材和特产也运了不少过去,知道那地方热得很,他就让人拉了一车的绿豆。

各色东西备了十车,为了给罗伦造声势,吴有为送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带着内造字样的,他从二嫂那里学来的,如今孟家对吴孟氏那是真心慕的,就连女眷们的酸话都不说了。

皆因吴有为这些年每次给二嫂带回去的东西,都是内造上用的,大到花瓶瓷器布匹吃食,小到哪怕是一个耳坠子,那也不是外面的手艺。

孟家的人再也不敢小看守寡的吴孟氏了。

听说罗伦要在南边说亲,他特意找了十匹宫里赏赐下来的布匹,单独成一车给他送去。

南边,尤其是罗伦上任的那个地方,恐怕没有哪家女眷成亲穿的是宫里赏赐下来的正红色布料裁的新衣服吧?

这一点,就够给罗伦长脸的了。

罗家也是普通人家,甚至比普通人家还不如,当年罗伦可是考中了秀才还得在寺庙|门口给人代写书信养家糊口,可没多少家底。

吴有为干脆从自己的德川火锅的股份里分了几股出来,分了自己认识的几个人,一人一股,多了没有,但是养家糊口,过上富足的生活足够了。

张升等人不接受,尤其是家境富足一些的杨一清:“你分给我们,我们什么都没做!无功不受禄!”

“那你们就给我的陶文书院当个课外先生好了。”吴有为却道:“你们听我说,在朝为官,难交际应酬,家底薄的难道要一家老小都跟着喝西北风吗?"

“那也不能.....?“李东阳倒是在一边道:“总拿你的呀?”

“你有个好岳家是不假,可是你总不能花媳妇儿嫁妆钱吧?”吴有为道:“你总得给岳家一点吧?”

李东阳娶了个国公府的媳妇儿,嫁妆丰厚,可是李家却没那么大的家产

虽然说夫妻情深,可李东阳为此在翰林院里一待就是六年,他不说,不代表吴有为他们看不出来。

李东阳被说的一愣,吴有为道:“人家当娘的可以将嫁妆留给儿子们,你当爹的就啥都没有,好意思么!”

接着其他人也被吴有为给劝说了一番,并且这东西也不是白给的,他们得给他的陶文书院当课外先生。

将来是要到陶文书院去教导学生们的,他这是未雨绸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