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5(1/2)

点利令智昏了。

很是下手整顿了一番。

本来按照历史推进的话,如今应该畿内、河南、山东被灾税粮。

只是有了新的农作物,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闹什么灾荒,再加上朝廷本来就要轻徭薄税,休养生息,民间这两年势头发展良好。

所以一些饥荒都消失了,大明难得有一一点盛世太平的意思。

这让宪宗皇帝很是志得意满。

最讨厌这些,人弄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闹的满朝风雨。

他当皇帝的都不管了,任由万安他们再使劲儿也没用啊!

反倒是吴有为的那一首小诗,再次让他的美名流传在京中。

吴有为在家是不知道,外头一一时之间几乎所有当爹的人,都对自己的儿子女儿们重视了一把。

这让当娘的很是欣慰,尤其是正室夫人们,那些小妖们的儿女无所谓,自己生的可是要继承家业的,怎么能不受待见?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从众心理,十家有三家对子女关注的,就有不少跟风,不久之后这十家人都会对子女关注起来的.....

几个人没办法了聚到一起,都觉得吴有为怎么跟个刺猬似的,上次想以他为突破口,牵连出某些人,结果被扎了满手血,一个个都被贬了,被罚俸了;这次本来要弹劾他的作风问题,结果反倒让他名扬京中了,都说他是个好父亲!

啊呸!

“这个吴佣,还真是我们的克星。”万安在地上走来走去:“他不能再留下了。

“我可以动手除了他!”柏珍恶狠狠的道:“只要舍得,有的是人卖命!

“不行。”刘诩反对:“现在这事儿正在风口浪尖上,一旦对方出事就是我们干的,你傻了么?”

柏珍也暴躁了:“这也不行,那也没用,到底要怎么办?”

文臣做事总是邋邋遢遢,就不能干脆点么?

想来想去,都特么的想过时了。

万安也没办法了,来回走啊走,走啊走,不过,到底是让他想到”了:“我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你说!”柏珍和刘诩等人异口同声。

“他不是有灵丹妙药么?他不是能救得了皇次子么?那就让他去一个他来不及救皇次子的地....当个官!”万安眯起眼睛:“庶吉士们要三年才能散馆,考过了才能派官,探花郎如此有才华的人,就不用走这一套规矩了,早早的给他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待个三五年,等皇上把这件事情忘了,把他这个人也忘了,到时候你我想怎么拾他,就怎么拾他!”

“派官?”刘诩皱眉:“他已经是六品的侍读了,外派的话...难道要给他一个知府当一当吗?”

“知府?”万安笑道:“那不可能!状元张升还在翰林院里熬资历,他凭什么能当上知府啊?当个县令都得是看在他是探花的份上。”

“吏部也有些人手,区区一个县令的外放,还是可以的,只是他是侍读,是要在皇上面前出现的人.....”万安几个人开始了商议。

十一月癸未,项忠总督河南、湖广、荆、襄军务。

是月,孛罗忽渡河与阿罗出合。

关外的局势变化的快,是因为他们那里的都是流动人口,今天你家跟我好了,明天指不定你就跟他合起伙来打我了。

所以他们那边热闹的很,大明这边因为食物充足,人马都很神,就连过冬的棉衣都厚实了一分,这年头已经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